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实现小龙虾和稻谷同生共长的生态种养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海盐大力发展“水稻—小龙虾”种养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产业引导,实现规模化稻虾养殖,并形成产销全产业链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海盐县武原街道的华星农场,该农场于2018年开始尝试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今年,农场负责人许玉君非常高兴,因为250亩的小龙虾已经销售一空,他正在进行新一季的晚稻播种。“按每亩生产稻谷500公斤、小龙虾120公斤计算,亩均产值可达到6000元。采用稻虾种养后,化肥农药的使用比一般种水稻还减量了百分之五六十。”许玉君说。
近几年,海盐以申报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为契机,制定了海盐县稻虾产业发展方案,布局建设稻虾发展示范点和示范基地。今年,海盐新建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点36个、百亩示范基地11个;新增稻虾产业面积4600亩,累计发展至1.6万亩,亩均净增收预计超传统种粮3200元。从传统的水稻种植升级为稻虾综合种养,华星农场的成功离不开政策扶持。近年来,海盐每年投入资金,用于稻虾种养主体的培训与指导,今年以来已开展县级技术培训3期。同时,成立稻虾产业协会并组织稻虾产业专家团队,编印技术规程及技术模式图,为农民发展稻虾种养提供科学指导,促进海盐稻虾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对当年新增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且种养面积30亩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每亩300元的奖励,上限5万元。”海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因地因业施策,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海盐在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实现稳粮增效、促农增收。今年4月,海盐成立全省首家集收购、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县级小龙虾交易市场。该市场通过搭建产销平台,为全县虾农畅通销售渠道,提供价格保障,同时方便餐饮主体和市民选购本地优质稻田小龙虾,一体化服务供应链为海盐稻虾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动能。据统计,自4月开业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量达4070斤,累计交易额达420万元。
“稻虾产业的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挖文化拓品牌。”海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6月,海盐举办了以“海滨广斥、盐田‘虾’望”为主题的海盐县第二届稻田龙虾文化节。活动现场,海盐当地30名稻虾种养殖户参与龙虾“王牌对王牌”等环节,来自海盐经济开发区的谷丰家庭农场的小龙虾以142.3克的重量当选龙虾王,这一成绩也打破了嘉兴市龙虾王争霸赛的记录。一系列以小龙虾为主角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海盐小龙虾,提升了海盐稻虾产业的知名度,全面打响“盐邑虾旺”公共区域品牌。
下一步,海盐将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举办产销对接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稻虾产销一体化发展,计划至2022年实现产业规模超5万亩,产值规模超5亿元,不断提升种粮效益,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