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板村作为良庆区10个贫困村之一,2015年贫困发生率为6.3%,村级集体资产几乎为零。经过全村的不懈奋斗,2019年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截至目前,该村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7万元。
是什么原因让乔板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乔板村党支部书记黄雪彪对记者说起了村子的成长故事。
乔板村说得上的产业有几个,其中的小龙虾属于“明星”产业。村里一共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养殖小龙虾。单是2019年就销售25吨左右,产值300多万元,还供不应求。
小龙虾不好养,天气一冷就影响生长和繁殖,水质不好也不行。乔板村在这方面有大优势:一是气候适宜,冬天不太冷;二是水质很好,养出的虾品质高。
2016年6月,广西润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任芳牯偶然来到村里,绕了几圈后,在大量抛荒的耕地和水田前停住脚步。任芳牯搞小龙虾养殖在附近是出了名的,而那时候乔板村一穷二白,村里人都在寻找出路,就缺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任芳牯的养殖产业如果能进村,对村民来说是好事。双方一拍即合,事情就成了。
产业发展有指望了,没想到刚迈出第一步就遇到了难题:村民不愿意流转土地。
祖辈生活在村里的农民,家里的几亩地要种粮煳口,他们对要发展的产业没有概念,村里从来没养过小龙虾,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成功。
黄雪彪心里清楚,这一步非走不可。贫困的帽子谁都想摘,好日子谁都想过,产业就一定要搞起来。之后近半年时间,黄雪彪带着村“两委”班子兵分多路,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党员干部带头解放思想作表率,做流转前的宣传员、流转过程中的示范员,带头签字,带头流转土地。
小龙虾养殖基地建成后,村级集体经济获得分红,村民得到了土地流转的租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学习养殖技术,他们心里都美滋滋的。
这个头一开,家家户户就都思路打开了,各自施展起拳脚来。喂养小龙虾需要大量草料,依靠企业技术团队的引导,村民们开始种植菌草、莲藕、茭白等,由企业统一收购制成草料,用于养殖鸡鸭和小龙虾,不仅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效对接,还形成了循环产业链。
现在村里除了发展小龙虾养殖,还搞起了稻田养螺、香樟种植等多元化集体产业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水涨船高,村民们都跟着沾光。
产业格局搭起来了,村里基建也逐渐跟了上去。杂草丛生的抛荒地变成了生出财富的产业田,村里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