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地摊经济”被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地摊热潮,为响应总理号召,各地纷纷推出深夜食堂节、夜生活节等多项特色活动。谁才是夏天夜市的王者美食?当然非小龙虾莫属!
然而,美味的小龙虾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尤其是痛风患者。这不,据《钱江晚报》报道,家住宁波的李先生超爱吃小龙虾,周五晚上和多位朋友大吃了一顿,每人“消灭”了至少3斤,这还嫌不尽兴,周日又畅快地吃了一顿,还喝了两瓶冰啤酒;结果周一大早,李先生右脚脚趾疼得厉害,仔细一看又大又肿。医生说,这是痛风急性发作,需要住院治疗。
痛风是怎么回事?
痛风是一种关节炎性疾病,通常是因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者排泄障碍,造成体内尿酸盐结晶浓度过高,进而在关节部位沉积,诱发关节炎症反应。痛风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男女比例为15:1,多由饮酒和高嘌呤饮食所诱发,主要症状为突发脚趾、踝、膝等单关节红、肿、热、痛,长期反复发作逐渐累及上肢,形成痛风结石[1]。
痛风可以治愈吗?
一旦患上痛风,就会终生“伴随”。尽管如此,也不必为此焦虑,目前痛风虽然不能根治,但早期通过调整饮食、及时药物治疗都能得到控制和缓解[1]。但如果生活、饮食不注意,特别是短期内摄取过多高嘌呤食物,痛风仍会复发,因此,日常生活中,不妨常备一张食物嘌呤含量表,没事就多看看,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太“任性”。
如何判断是痛风还是其他关节病?
通常情况下,关节疼痛往往不如痛风明显,对于突然反复发作的单个脚趾或踝关节红肿剧痛、可自行缓解及间歇期无症状者,应首先考虑痛风性关节炎;如果患者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并且对秋水仙碱治疗有效,基本可以诊断是痛风[1];痛风结石可提示诊断,此外,关节液检查中发现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晶体即可确诊。
痛风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1.低嘌呤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肉类和海产品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当下时节,注意少吃小龙虾。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菠菜、菜花)、豆制品与痛风发作没有明显相关性,可以多吃。
2.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可促进尿酸排泄,从而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症状。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3.水果富含钾元素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风险,但应挑选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西瓜。
4.限制酒精摄入,禁饮黄酒、啤酒和白酒。红酒是否会增加痛风风险目前尚无定论。
5.规律运动、减轻体重均可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建议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BMI 18.5-23.9 kg/m2 );避免剧烈运动或者突然受凉诱发痛风发作。
6.吸烟或被动吸烟也会增加痛风风险,应戒烟,避免被动吸烟。[2,3]
痛风如何治疗?
1.痛风急性期治疗
尽快接受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佳。对于严重的患者,秋水仙碱、NSAIDs治疗无效时,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
血尿酸水平波动时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时,可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秋水仙碱无效时可采用NSAIDs,注意胃肠道、心血管等不良反应。
3.降尿酸治疗
包括促进尿酸排泄,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等;抑制尿酸合成,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这两种药物可单用,也可联合使用。
4.痛风的长期治疗
一旦确诊痛风,待症状缓解(≥2周)后即可开始降尿酸治疗,也可在急性期抗炎基础上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维持血尿酸水平低于诊断标准,即长期控制在<357 μmol/L,可防止痛风反复发作。[1,3]
参考文献
1. 李林,朱小霞,戴宇翔.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03):235-248.
2. 曾小峰,陈耀龙.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浙江医学,2017,39(21):1823-1832.
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0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