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务川高洞村:“荷虾共养”促农增收

   2020-07-22 佚名5360
核心提示:  “土地流转能分红,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一份收入。”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黄都镇高洞村的荷虾共养基

  “土地流转能分红,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一份收入。”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黄都镇高洞村的荷虾共养基地上,王英一边清理着池塘,一边细数着自家的好日子,“一天工资90元,一个月能挣近3000元,比种庄稼划算”。

 贵州务川高洞村:“荷虾共养”促农增收   王英是高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在脱贫攻坚系列政策的帮扶下顺利脱贫。2019年初,村里引进荷虾项目,她便将自家的4亩地流转给合作社建成虾塘。基地招工,王英成功应聘上虾塘的日常管理岗位,有了稳定收入。   据介绍,高洞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做“活”山水文章,引进贵州路辉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高洞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469万元发展起了300亩荷下养虾产业,以荷虾共养的生态种养模式,进一步提高田地经济价值,促进农户增收。   荷虾共养项目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经营,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年底按比例分红。目前,300亩核心基地已全面建成,虾苗投放4万斤、莲藕已全面下种。自基地开建以来,提供就业岗位20个。随着基地扩大,用工需求量增大,就业岗位将逐渐增多。   目前,项目利益联结农户175户6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38人。预计在7月份全面完成1000亩的项目扩建后,利益联结农户可增加到1200多人。   “荷下养虾不仅可以挣钱,还美化了环境。”王英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打算明年让在外务工的丈夫留在家发展。   产业发展中,高洞村还采取“基地派单、支部接单”的模式,以支部为单位,成立技术扶持、管护帮扶、销路保障等38个党员“帮帮队”,全力保障项目发展,成功与四川、重庆的多家农贸市场、商铺签订订单协议,拓宽销售渠道。   高洞村党总支书记吴进波说,下一步,全村将结合旅游资源、农业产业等优势,在农旅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走好生态产业富民新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