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时值盛夏,小龙虾是不少人夜宵餐桌上的必备菜品。实际上,对小龙虾青眼相加的不只食客,还有蠢蠢欲动的资本。近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将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从事小龙虾、牛蛙、蟹等水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
作为餐饮界的网红,小龙虾产业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0)》测算,2019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达到208.96吨,产业总值突破4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绝味食品,周黑鸭和煌上煌这两家卤制品行业巨头也开展了小龙虾业务,意欲试水卤制小龙虾的新赛场。
市场早有品牌试水
“太辣”“太柴”“太贵”是主流
在绝味食品天猫旗舰店,目前有一款名为“绝味招牌虾球”的小龙虾产品在销售,生产商为湖南阿瑞食品有限公司,大份的售价35元,小份为20元,不过两款的月销量和累计评价都为零。
煌上煌也上架了小龙虾产品,但目前仅在部分店面销售。
卤制品行业纷纷盯上小龙虾,与赛道竞争不无关系。早在2017年,周黑鸭便宣布进军小龙虾市场,推出子品牌“聚一虾”。尽管初上架时一度火爆,“聚一虾”却仅存在三个多月就销声匿迹了。对于这款耗资巨大的小龙虾,消费者的评价并不高,“太辣”“太柴”“太贵”是主流的声音。不过,根据周黑鸭公关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目前周黑鸭小龙虾产品在进行工艺升级,预计新品会在8月上架售卖。
原料供应、口味要求高
卤制小龙虾市场壁垒重重
在业内看来,小龙虾的利润高、市场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品牌入局该领域。不过,与常规卤制食品不同,小龙虾作为季节性农副产品供应链并不稳定。
新农都水产批发市场相关部门负责人汤先生表示,小龙虾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产量极易受天气影响,价格波动不可避免。“从今年情况来看,因疫情原因,小龙虾、牛蛙等品种的销售规模缩小了,只有往年的七八成左右,加上小龙虾本身基础价格高,又难以运输储存,如果想要全年销售,对企业具有较高的要求。”
卤制小龙虾的挑战并不只存在于原料供应,口味方面同样存在技术壁垒。“聚一虾”为人诟病的肉质“太柴”就是一大技术难关。对此,杭州望江门小龙虾馆店长刘红林认为,卤制小龙虾与活虾现做的口感差异很大,“由于小龙虾放凉后,肉质会变柴变干,因此对口味的要求则更严格,一个环节出错极易造成口味‘翻车’。”
从价格来看,“聚一虾”的价格为一盒6只37元,大份“绝味招牌虾球”的价格为35元,相较于活虾现做的小龙虾馆,卤制小龙虾的价格并不低,是否能做到在味道上不输现做活虾,或是吸引消费者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