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武平 湖湘南路1号
推荐阅读
- 全文626字 阅读约需1分钟 -
太棒了!
湘潭可以自产澳洲龙虾啦
以后大家在家门口
就能吃到正宗的澳洲龙虾!
“目前规模化育苗的技术难题已基本攻克,大池养殖也很平稳,虾苗成活率已接近东南沿海地区资深养殖企业的标准,最关键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保障种虾安全越冬。”
9月3日,湘潭经开区响水乡黄龙村澳洲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黄晓,与市农业农村局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措施方案。
由湖南住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打造的这个澳洲龙虾养殖基地投产两年来,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克服种种困难,一举成为中南地区唯一成功的澳洲龙虾规模化育苗基地,填补了湖南省水产行业一项空白。
今年,省水产产业专业技术体系(一个科研团队)将这里确定为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并委派专家担任技术指导。
湖南包装行业老板“相中”特色农业
响水乡黄龙村村民黄晓,在市内某包装企业务工10多年。他头脑灵活,做事勤快,深得老板赏识。2017年,老板与人合作投资,注册成立湖南住友农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简称“住友农业公司”),打算在黄龙村开辟一个集特色种养殖、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安排黄晓负责全盘工作。
2018年4月,住友农业公司在紧邻潭锰路的黄龙村种植结构调整区流转耕地155亩,着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规划,这里以规模化培育澳洲龙虾虾苗为主,兼顾示范养殖。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养殖澳洲龙虾,共同打造“湘潭澳洲龙虾”品牌。同时,利用设施大棚种植热带水果,适当饲养“四大家鱼”和鸡、鸭、鹅,种植时令蔬果,并提供餐饮与采摘、垂钓服务,开辟产、加、销全产业链的特色休闲农业产业。
当年,黄晓组织人力和机械,建好了工作及餐饮接待用房,将100余亩耕地开辟成了16口鱼池,打造了8亩嘉宝果温控大棚,2亩的芒果、莲雾、神秘果、释迦摩尼果等温控大棚,还有30亩地种植时令果蔬。
历尽艰辛育种“洋虾”成功
去年4月,400余棵总价值200多万元的嘉宝果、芒果、莲雾、神秘果、释迦摩尼果等已经挂果的果树,从宝岛台湾运抵住友农业公司生产基地。5月,750公斤澳洲龙虾也从台湾“飞”到,单个重量125克左右,全做种虾养育。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批热带果树在标准化“温床”中长势良好,开花、结果非常诱人。但池塘里的澳洲龙虾却因水土不服,每天大量死亡。
“那阵子,我日夜守在虾池边,茶饭不思,但还是无能为力。”黄晓说,尽管种虾到来前后他通过上网、看书、请教水产专业人士等多种途径学习饲养技术,也采取了一些处置措施,但总不见效。不到1个月时间,750公斤种虾仅剩50多公斤。
面对即将“空池” 的残酷现实,黄晓一筹莫展,究竟是水质、水温、饲料的问题,还是池塘消毒杀菌的问题?
他在自责的同时更注重自立自强,经公司负责人批准,于去年6月19日起自驾到广东一些资深澳洲龙虾养殖基地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又回来,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逐渐改变虾池的生存危机。
黄晓说,近半年的间歇性外出学习,总行程8万余公里,吃了不少苦,但最终如愿以偿。基于“同行是冤家”以及无亲无故等原因,吃闭门羹是常事,有些养殖业主表面很热心,而关键性技术要点总不肯透露,但黄晓总是用他的智慧想方设法让对方开口“传真经”。让他倍感欣慰的是,一次求学途中结识了茂名市下属一个县级市的农业局长,推荐他到一个大型生产基地学习一周,从而学到了较多的育苗和养殖核心技术。
去年,在黄晓的不懈努力下,不仅保住了台湾来的种虾,还成功实现规模化育苗,到年底共计收获成品虾1200多公斤。美中不足的是,所留种虾安全越冬的技术和措施还不够成熟。
今年,黄晓养殖澳洲龙虾的技能进一步增强,生产基地成为了“中南地区唯一成功的澳洲龙虾规模化育苗基地”;
虾苗成活率达40%,与东南沿海地区资深养殖企业50%的成活率仅一步之遥。
按照所留种虾的数量计算,预计可以出产虾苗40万尾。不料,6月中旬的一次惊雷,让母虾出现了严重过早弹卵现象,实际出产虾苗仅10万尾,原计划的100余亩养殖水面只用上了一半。
特色农业带动农户就业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黄晓深深体会到这其中的内涵。今年以来,他一方面持续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同时密切关注天气、水源及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确保养殖基地不发生意外情况。
截至8月底,养殖基地已经出产澳洲龙虾1500多公斤,预计到年底还可收获2000公斤以上,另外还可以收获“四大家鱼”15吨左右。
黄晓介绍,从去年至今,所出产的澳洲龙虾基本自产自销,没有对外销售,原因是产量还不够大;其次,公司正在与省内某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澳洲龙虾系列菜品,待烹调技艺试验成型后提供给消费者。
目前,住友农业公司生产基地和餐饮接待两大块,除黄晓外还雇请了7名员工,都是本地村民。这7人每月需要支付劳务工资3万多元,其中月工资最高的5500元,最低的4000元。
黄晓表示,明年澳洲龙虾示范养殖基地的规模肯定会扩大,将试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劳务用工必然同步递增,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来源:湘潭在线(ID:xtolcn)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武平
原标题:《好消息!湘潭建成澳洲龙虾基地,就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