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繁养分离

   2021-02-25 网友投稿佚名4410
核心提示:  稻田小龙虾繁养分离技术,主要依据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的稻虾种养区域内,按照3:7的比例,设置专田繁育区

  稻田小龙虾繁养分离技术,主要依据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的稻虾种养区域内,按照3:7的比例,设置专田繁育区和专田养殖区,转变传统繁养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稻田小龙虾育苗与养殖分离的小龙虾新型养殖技术。

  依我个人多年养殖经验,我一般用稻田与池塘协同养虾,稻田育苗,池塘养大虾。

  稻田育苗

  实践表明,稻田的天然生态环境较适合小龙虾的自然繁殖和苗种培育,一方面,秸秆在冬季和早春低温季节,可为小龙虾繁殖和幼虾生长提供充足的场所;另一方面,秸秆经过水的浸泡后逐渐腐烂,可以为稻田提供肥料。稻田的浅水环境有利于轮虫、枝角类、水生寡毛类动物的生长,它们都是小龙虾苗种的适口饵料。每年的3~5月份,稻田的虾苗可以集中捕捞出售或转田转塘养殖,仅留少许虾苗20~40斤在原稻田中继续饲养。

  稻田适合培育虾苗,适宜在春末夏初捕捞,有利于虾苗的成活与生长。

  池塘养大虾

  池塘与稻田具有互补性,所具有的优势不同。池塘水深坡陡,小龙虾亲本掘洞难度大,还会导致洞穴塌陷,洞穴数量少,小龙虾亲虾交配、抱卵、孵化通常在洞穴中完成,洞的多少是产量多少的显著标识,而池塘的洞穴比稻田的洞穴显著减少,所以虾苗产量较低。

  把稻田中繁育的虾苗捕获后投放到池塘中,在池塘深水和水草丰富的环境中,水温适宜,通过投喂人工饲养,只需30天左右即可养成大规格的商品虾。

  稻田与池塘养小龙虾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的协同作用克服了稻田养大虾的困难,弥补了池塘育虾苗的不足。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稻桩和秸秆为育虾苗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尤其是在池塘周围按7:3配置育苗田,能够减少虾苗运输和离水的时间,操作更加快捷,虾苗成活率更高,做到了资源互补。

  上述养大虾模式不限于池塘养殖,朋友们可以因地制宜,稻田照样也能养出大虾,繁殖必须与养殖分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