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动物,但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之后不久便摄食轮虫等小浮游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植物碎屑,也可直接投喂豆类、谷类、粮食加工余渣类、蔬菜类、无毒草类、螺肉、蚯蚓、蚌肉、蚬肉、死鱼、动物内脏、蚕蛹等饲料,都是其酷爱的食物。在养殖生产中,种植水草可以大大节约养殖成本。
水草是小龙虾不可缺少的营养源。已知水草的茎叶中往往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等,这些可以补充投喂谷物和劣质配合饲料时多种维生素的不足。此外,水草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钙的含量尤其突出。水草中通常含有1%左右的粗纤维,有助于小龙虾对多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20~25°C,小龙虾摄食眼子菜昼夜可达自身体重的3.2%,摄食竹叶菜可达2.6%、水花生可达1.1%、豆饼可达1.2%、人工配合饲料可达2.8%,摄食鱼肉可达4.9%,而摄食水蚯蚓高达14.8%。
小龙虾的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在<100勒克斯的弱光条件下,雌、雄小龙虾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并且不受性别的影响。小龙虾在18:00~19:00摄食量最高;其次为19:00~20:00和14:00~15:00;小龙虾在其他时段摄食较少。但小龙虾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
小龙虾的摄食种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变化,但是摄食强度季节性特征明显。摄食强度以春、夏季为最高,摄食率均达到100%,食物充塞度在3级(含)以上的胃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3.4%和76.7%;秋季次之,摄食率为93%,3级(含)以上的胃占62%;冬季最低,摄食率仅为38%,3级(含)以上的胃占10% 。
小龙虾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摄食的最适温度为18~26°C;水温低于15°C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C或超过35°C,摄食明显减少;目前很多专家认为水温在8°C以下时,小龙虾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笔者在生产中发现,小龙虾幼虾在冬季仍然摄食生长。
2007年10月30日至2008年4月24日,淮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小龙虾苗种冬季培育试验,共计放养52.8万尾,培育成3厘米以上幼虾32.5万尾,成活率达61.6%。本试验表明:在最寒冷的12月、1月、2月,小龙虾仍能缓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