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繁育池的建造过程详解,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2021-03-26 网友投稿4350
核心提示:小龙虾繁殖池地点选择应视繁殖池用途而定。专业化的小龙虾繁育场,要求交通便利,水源洁净、丰富,土质为壤土或黏土,繁殖场与养成集中区相对分离,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养殖户为成虾养殖池设立的配套繁

小龙虾繁殖池地点选择应视繁殖池用途而定。专业化的小龙虾繁育场,要求交通便利,水源洁净、丰富,土质为壤土或黏土,繁殖场与养成集中区相对分离,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养殖户为成虾养殖池设立的配套繁育池,应该建设在养殖区靠近居住地处,可以是在养殖池一角围成的小池塘,面积约占养殖池面积的十分之一,也可以和成虾养殖池分列,面积也应达到成虾养殖池的十分之一。繁育池和养成池一样,必须设置防逃板。

小龙虾.jpg

小龙虾苗种繁育池塘宜小不宜大,面积一般为2~5亩,水深0.8~1.2米,集中连片的小龙虾繁殖池进、排水道应分别设置,池中淤泥厚度不大于15厘米,池底平坦,池埂坡比不小于1:1.5。为了使池塘具有更好的小龙虾苗种生产能力,池塘可以做以下改造。

(1)增加亲虾栖息面 自然界中,小龙虾繁殖活动大多在洞穴中完成,而洞穴主要分布于池塘水位线上3O厘米以内,因此,增加池塘圩埂长度,可以提高小龙虾亲虾放养数量,从而增加普通池塘的苗种生产能力。方法是在池塘长边上,每隔20米沿池塘短边方向筑土梗一条,新筑土埂比池塘短边短3~5米,土埂高为正常水位线上40厘米,土度顶宽为2~3米,土埂两边坡度不小于1:1.5。同一池塘的相邻短埂应分别设置在两条长边上,保证进水时水流呈“S”型流动;相邻池塘的短埂尽可能相连,便于后斯的饲养管理。

小龙虾繁育.jpg

(2)铺设微孔增氧设施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来围绕“底充式增氧”涌现出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管道或纳米曝气管上的微孔,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将洁净空气与养殖水体充分混合,达到对养殖水体增氧的目的。这种增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增氧模式,变一点增氧为全而增氧,改上层增氧为底层增氧,对养殖对象扰动小,更好地改善了池塘养殖环境尤其是底环境的溶解氧水平,优化了水产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小龙虾苗种繁育池塘塘小、草多、水浅,不适合传统水面增氧机的使用。由于虾苗密度普遍较高,因此,虾苗专门繁育池塘铺设微孔增氧设施作用更大。

池塘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主要由增氧机(空气压缩机)、主送气管、分送气管和爆氧管组成。管道的具体分布视池塘布局和计划繁苗密度等具体情况而定。繁育池如采取了增加土埂的改造,爆气管宜采用长条式设置;未作改造或池塘较大,曝气管可采用“非”字型设置或采用圆形纳米增氧盘以增加供氧效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