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之”字形塘生态养殖模式浅析

   2021-03-30 网友投稿佚名4100
核心提示:  2019年,稻虾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各种困难。在整体养殖盈利难的情况下,现在又遭遇了持续干旱的窘境。  对于种植业

小龙虾“之”字形塘生态养殖模式浅析

_丰迅等

为探索小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2021年笔者于常山县夏香家庭农场开展了小龙虾“之”字形塘生态养殖试验示范。经测算,亩产值突破 4 200 元,亩利润超过 3 000 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改造

1.池塘条件 每口塘长约50米、宽约40米,面积为3亩左右。塘中每隔8米设有3~4条平行泥埂,宽度1.5~2.5米。泥埂一端开口不与塘埂相连,相邻两条泥埂开口相反,使得池塘水面俯视呈“之”字形。塘深 1.7 米,冬季水深 1.0~1.2 米,夏季水深 0.7~0.8 米。池塘坡比以 1∶2 为宜,四周塘埂和泥埂上每隔 5 米种水杉和白杨树,防止池塘坍塌,同时达到遮阳效果。

2.防逃设施 小龙虾在夜间和雨天会爬上池坡逃逸,因此养殖期间必须在塘埂四周设置围栏。围栏可采用防逃板或防逃网,围栏的高度为60厘米,其中10~20厘米埋入泥中,防逃板用桩固定。

3. 进排水系统 池塘要有良好的灌溉系统,一端上部进水,一端底部出水。进排总渠道要设置过滤筛或者过滤网片,进排水管要有防逃、防敌害网罩。

二、苗种及种草

1.苗种 因为小龙虾可以每年自己繁殖,所以在首次放苗、养殖稳定后,为了防止近亲繁殖引发苗种退化,要求每2~3年在稻田中补充一些虾苗,规格在 40 只/千克左右,每亩补苗 2.5~4千克。若池塘抓捕后所剩虾数量较少,可在8月再补充一部分虾。

2.种草 养殖塘在入冬之前曝晒20天后开始种草,一般为每年的11-12月。常见的水草种类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种植面积为60%,种植后1~2周施加有机肥,为了让水草根基牢固、快速长好还可以每 5 亩使用 1 包根草壮。5月塘内投放水葫芦、水花生等浮性水草,既能提供饵料又可以提供遮蔽物,方便小龙虾活动、蜕壳。

三、科学投喂

小龙虾属杂食性,既喜欢吃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又喜欢吃黄豆、豆饼、玉米以及新鲜水草等植物性饵料,还可以投 喂 配 合 饲料。本试验投喂小龙虾专用饲 料 , 早 上8 点 和 下 午4 点 各 投 喂1 次,因为小龙虾晚上进食比较活跃,所以两次的投饵量 比 为 1∶3。每口池塘的投饵量以不留残饵为准。一般饵料投放在浅水区域或者在水葫芦等浮性植物周围,以方便小龙虾进食。

四、生产管理

1.清塘 新建虾塘不但要经过干塘曝晒、生石灰消毒,而且要彻底清除捕食性鱼、鳅、野杂鱼和老鼠、蛇等敌害。若池塘有较多的野杂鱼,可用茶粕清塘,茶粕使用前先用水浸泡,在水温25℃左右浸泡24小时,加水稀释后即可泼洒,茶粕用量为25~40千克/亩。

2.水质管理 经常注换新水,每15~20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20%~30%,高温季节换水频率增加1倍,换水量增加50%。注水时不可一次性深度增加过多,否则不利于水草生长,每次在10厘米以下。池水溶氧大于4毫克/升,pH保持在7~9,可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3. 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并记录,观察的内容包括:小龙虾的交配和蜕壳情况、饵料采食情况、水质和水草情况、塘口情况及防逃带情况等。

五、分析和讨论

1.经济效益可观 通过该生态养殖模式,亩产小龙虾116.5千克,150亩的虾塘中小龙虾总产值67万元,总利润41万元,亩产值4 467元,亩利润2 733元。另外,水杉和白杨树几年后也可出售,总体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生态效益突出 该养殖模式,虾塘内种植水生植物,岸埂建设绿化景观,扩大绿地面积,改善植被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同时,利用生态食物链和循环经济理论,推广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社会效益明显 该生态养殖模式以发展小龙虾养殖为主,通过创新型养殖模式和加大资金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方面既可以丰富市场供给,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能增强农民的商品化意识,引导农民转变养殖观念,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