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霞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一提到小龙虾,相信很多人都会馋涎欲滴,因为在夏天啤酒配小龙虾是最佳搭配。
在四川省开江县,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大闸蟹、小龙虾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实行虾稻共作+田塘联养模式,并带动周边文旅项目发展。目前,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10000余亩,产量达到1000吨,产值更是达到5000余万元。
进入7月,开江的小龙虾已进入盛产期。在任市镇观音阁村的开江县虾稻共作+田塘联养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在炎炎的烈日下,养殖场负责人刘进正在对小龙虾进行捕捞。只见刚捕捞上来的小龙虾个头饱满,全身暗红,穿着红色的盔甲挥舞着大钳子张牙舞爪,企图爬出船外。
据了解,开江县虾稻共作+田塘联养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共占地面积300亩,该基地集成了虾稻共作、池塘专养、整体田塘联养、单体田塘联养四种模式,旨在探索川东地区气候、水源、地理条件下水稻+小龙虾高产、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在任市镇三清庙村开江特色生态水产分选包装冷链配送中心,工人们正熟练有序的将小龙虾们分拣称重,包装好的小龙虾即将被冷链车配送发往重庆、成都等地。
据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现正值小龙虾的捕捞旺季,日产量达4000斤左右,该公司采取分阶段投放虾苗,使小龙虾成熟的季节能够持续到10月份左右。
另据了解,小龙虾适宜生长的浅水、滩地、池塘、低洼林地以及水生植物等,尤其是水稻田是发展小龙虾养殖的最大空间,利用稻田养虾,可以实现稻虾双丰收,把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统一起来,大幅度提高稻田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