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推广,养殖户对该品种有了比较理性的认知,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养殖模式。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要达到产业规模化依然任重而道远,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虾苗价格偏高:众多养殖户和经销商的普遍反映就是,虾苗的价格在养殖成本中比例太大了,钱都给做澳龙虾苗的赚了;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业基本上就是孵化场在炒苗。苗价过高导致养殖户的整体养殖风险升高,很多养殖户听到苗价就打消了养殖澳洲龙虾的念头,非常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2.中小规模的澳龙孵化场居多,大规模的孵化企业较少。旺季虾苗基本供不应求。行业没有形成较知名的品牌。
3.亲本引进及选育有待加强。目前很多的孵化场亲本都是从成品虾中挑公母虾来做种,近亲繁育现象较为普遍。
4.养殖技术不规范,行业没有形成普遍的高效养殖模式。许多澳龙孵化场孵苗卖苗还可以,但养殖成品虾的技术就很薄弱,卖苗后能给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就可想而知,很多养殖户都是摸石头过河式养殖。由于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还是小众规模,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澳洲淡水龙虾的饲料,所以饲料厂的技术指导也基本不存在。
5.成虾养殖存活率低。这跟问题4是鸡和蛋的关系。很多养殖户的出成率惨不忍睹,一两成的很多,三四成的就很不错了,五六成的都很少,很多都养到亏本。没有到谈养澳龙色变的程度,不过自己养过或朋友养过澳龙的养殖户反映多是澳洲淡水龙虾不能养,不赚钱。
6.孵化场出苗的规格差异大,出苗品质不稳定。行业出苗普遍规格是1-1.5cm苗和2-3cm苗。5-7cm苗没有形成行业主流规格,一方面是因为众多孵化场规模小,没有足够的面积标粗,做不了;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孵化场自己的养殖技术不过关,标苗到5-7cm损失掉的存活率,虾苗卖高价格的部分都补不回来,不敢做。
有些孵化场在出苗操作以及虾苗下塘操作存在问题,有些可能苗本身体质就不够壮,出1cm或2-3cm左右的苗给养殖户,苗到客人手里死掉2-3成的都有,而且这种个案还不少。
7.成品虾产销流通渠道不畅。小规模养殖户、没有形成养殖规模的地区找不到人收虾或者价格被压很低,卖虾难;而成虾采购商在很多时候又奇缺货源,买虾难同样存在。
尽管如此,2019年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行业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很多经销商和养殖户都觉得澳洲淡水龙虾潜力巨大,参考2018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小龙虾产量112.97万吨,而且不同季节时有卖到脱销的情况。作为个头更大、肉更多、卖相更好的澳洲淡水龙虾,未来行业做大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