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龙虾之乡:一场养殖“革命”悄然上演

   2023-08-07 2180
核心提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吴坚 李冲 张恒伟车至沪渝高速K1027+750米处,便来到了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如今,在这个闻名全国的虾乡,一场养殖“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吴坚 李冲 张恒伟

车至沪渝高速K1027+750米处,便来到了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如今,在这个闻名全国的虾乡,一场养殖“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4月30日零时,潜江市浩口镇5000亩稻虾共作基地,虾农蒋小军和父亲穿上防水服,戴上探照灯,跳上仅能容纳4个人的小木船,撑起竹竿划向池塘中间。

借助灯光,记者看到池塘被渔网“分割”成了若干片,小船只能贴着网走“S”线。“这是一种新养殖模式,围网外是繁育区,围网内是养殖区。”蒋小军解释,繁养分离后,养出来的虾更大、更饱满。

随着一张张网掀出水面,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被倒进木桶里。他抓起一只虾说:“这只大概40克,超过大虾30克/只的标准。”4个小时后,虾贩来到基地,捕捞的171斤虾卖了3970元,平均每斤23.2元。

养大虾是潜江市近两年大力推广的新型模式。该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大虾壳大肉多,每斤田间收购价达到20-30元,是虾苗的2-3倍,能够为虾农带来更多收入。

陶忠虎说,潜江小龙虾风靡全国,各地纷纷前来学习,导致本地虾苗供不应求,价格十分坚挺。但近几年,全国小龙虾养殖规模快速扩张,达到1600多万亩,仅湖北就达到了700万亩,大量虾苗上市,导致其价格从每斤40元下滑到几元。虾农虽然扩大了养殖规模,但收益并没有明显增长。

如何增收提质?潜江市经过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市90万亩养殖基地中,推广稻虾共作繁养分离、两季度捕捞和虾稻共作立体综合生态种养等三种养殖模式,精准有效减少虾苗数量,降低生长密度,保障虾子“长大”。陶忠虎说,经过探索,目前,每亩虾田中大虾的占比超过了60%,最高达到9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