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2023-08-14 2220
核心提示:小龙虾可以说是深受中国人们喜欢的美食,自有统计数据以来的2003年起到2019年,养殖产量由5.16万吨增加至163.87万吨,增长30多倍。其实,小龙虾不是中国的原生物种

小龙虾可以说是深受中国人们喜欢的美食,自有统计数据以来的2003年起到2019年,养殖产量由5.16万吨增加至163.87万吨,增长30多倍。

其实,小龙虾不是中国的原生物种,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官方名称克氏原螯虾。1927年日本引入了第一个小龙虾,其目的是将其充作牛蛙的饲料,大约两年后被引入我国,但其食用和学科研究历史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198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戴爱云首次提倡将淡水小龙虾作为一种水产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尽管小龙虾深受人们喜欢,但是在中国一些省份,小龙虾却是作为入侵物种来对待的,云南省最新的《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Ⅰ级恶性入侵类包括微甘菊、凤眼蓝(水葫芦)、褐云玛瑙螺、小管福寿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牛蛙等属于Ⅱ级严重入侵类。

小龙虾在云南泛滥成灾,昆明市甚至号召全民捕虾,2年捕虾达到了10多吨,但是还是没有解决小龙虾的难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吃的小龙虾多是养殖的

小龙虾深受中国民众的喜欢,但是市场上售卖的小龙虾多是养殖的,很少是野生的。

这是因为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脱壳慢。在养殖条件下,小龙虾密度比较大,如果水很脏,它们的活力就会显著下降,而且长途运输会大量死亡,所以养殖户会很注重水质条件。

所以养殖的小龙虾形状完整,个头均匀,颜色红亮,比较干净,虾头和虾体紧紧相连,肉质饱满有弹性。

而野生的小龙虾,大小不匀,脑袋大身子小,颜色褐红或铁红,比较脏,闻着有腐败和重金属的味道。

因为野生小龙虾携带当地水体环境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尚无定数,在水体存在污染的情况下,生活在其中的鱼、虾、蟹等水产品确实会从中富集污染物,最典型的包括甲基汞、镉、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而小龙虾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高于草鱼、鲫鱼之类。

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检测,它们还可能携带许多微生物,这样食用野生小龙虾对人体会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所以正规市场都很少售卖野生小龙虾。

而且野生小龙虾捕捞成本远高于养殖成本,且数量无法保证,所以很少有农户会去捕捞野生小龙虾。

龙虾为什么会在云南泛滥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身体机能便开始逐渐下降,生存率越来越低。龙虾的速度、体力、胃口繁殖等各方面的指标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也就是说,即使龙虾有 100 岁了,它还是可以该吃吃,该喝喝,该生生,除非死于非命。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同类相残。所以它们的生存能力非常强,而且它们种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断农作物,特别是稻作物,影响后期的粮食产量。除了与原来的鱼类、泥鳅等争夺生存空间,并可能与当地淡水螯虾物种发生竞争,对当地生态产生严重破坏。

云南以山地、高原为主,在云南省,山地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将近90%,因为地形原因,养殖小龙虾一旦逃到野外,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性非常大。

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红河哈尼族人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大的有数亩,小的仅有簸箕大。红河哈尼族人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让雨水和山水汇聚到沟渠中,从而保证大小梯田中一年四季都会有水,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生长。

而小龙虾擅长挖洞,容易毁坏梯田,很多田埂上出现了不计其数深达1米、直径数厘米的洞。这些虾洞不但此起彼伏难以填补,而且会使田里的水漏掉影响水稻种植,甚至会引起田埂松软,严重的会造成塌陷。而且其仅需逃逸个体在堤坝或田埂中筑穴便可生存下来,并具有能够在临时性水体中生长等特性。

人虾大战,云南完败

小龙虾对云南许多梯田造成了严重破坏,受小龙虾危害比较深的梯田里,每亩梯田被小龙虾挖了近百个洞,洞穴最深的有1米多。走进梯田,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洞。截止2013年,小龙虾蛀空3万亩梯田 。

云南省对小龙虾发起了多次的捕杀活动,从2012年开始,红河州、元阳县两级政府每年出资110万元购买农药清剿小龙虾。仅5个月,元阳县消灭小龙虾2000余万只。

而且生态专家还发现小龙虾已经出现在昆明市区入滇河道。一旦小龙虾进入滇池,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介绍,小龙虾属于外来物种,食量大,繁殖快,生性凶猛,若不加以管控,将威胁滇池里的土著鱼种,破坏滇池生态平衡。昆明市号召全民捕虾,仅2年的时间,就抓捕小龙虾10万吨。许多地方还采用了采取了截断、围挡、张网等方式,对小龙虾进行了持续性的捕捞和清理。同时也采取收购的方式,集中处理小龙虾。

然而即使云南号召全民捕虾,但由于小龙虾生存、繁殖能力顽强,缺乏天敌等原因,小龙虾问题依然无法根除。

目前,云南省正在加强防控,严禁小龙虾放生野外。

吃小龙虾要注意什么

1、吃海鲜或水产时真正最大的威胁是微生物,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烧熟煮透是最保险的办法。虾壳要在烹饪前洗干净。必须在高于100度的温度下完全炒熟,才能杀死虾体内的寄生虫。

2、提醒广大吃货,为了安全地享用小龙虾,一定要挑水质较好的环境中养殖出来的。

3、小龙虾重金属毒素集中在了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就是在头部……所以不要吃虾头,所谓的虾黄也不要吃

4、不要吃煮熟后虾尾不卷曲的小龙虾,这是因为根据经验来说,它们基本都是在下锅之前就已经死掉的小龙虾,味道不好不说,还可能带有不明病菌

5、不要大量吃小龙虾,哈夫病风险会增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