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24时,黑龙江省无新冠肺炎疫情报告

   2023-08-14 13430
核心提示:2020年8月16日0-24时,黑龙江省无新冠肺炎疫情报告。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由日本进入哈尔滨市),

2020年8月16日0-24时,黑龙江省无新冠肺炎疫情报告。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由日本进入哈尔滨市),尚有39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复杂严峻,大家要紧绷疫情防控常态化这根弦,始终保持防范意识。近期如非必要,请不要前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各级医疗机构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常态化院感防控工作,做好发热门诊管理、预检分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重点防范大型农贸市场批发、食品加工厂和肉类海鲜市场服务人员等人群,关注近期返校师生,持续关注人群聚集、密闭、环境卫生差等重点场所,做好各关键环节的消毒和疫情信息报告工作。

小龙虾会吃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出现食物受淹变质、大量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引发水源环境及相关食品污染。同时,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叠加,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关于对食品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的相关提示》,内容如下: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消费者确保食品安全需要:

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品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洪涝灾害后,除食品安全一般性要求以外,还要特别注意:

1.对水淹后的厨房和厨具及时清洗和消毒;

2.不可食用经过洪水浸泡后霉变、腐烂的粮食、肉禽、果蔬和其他食品;

3.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小龙虾的消费提示:

1.从正规渠道购买。从正规的农贸市场、超市或电商购买鲜活小龙虾,不购买、不捕捞来历不明或野生小龙虾。

2.在正规场所消费。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馆就餐并索要发票或收据。

3.烹饪前清洗干净。小龙虾鳃里的脏物要清除干净,最好把鳃剪掉,虾壳和虾爪根部要用刷子刷洗干净。

4.一定要烧熟煮透,应避免一次过量食用。

5.如果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酱油(茶)色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此外,国家卫健委还提示消费者在农贸市场注意防护、购买新鲜食品、没有定型包装的熟食品要重新加热后食用,提示食品从业人员做好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境和设施的卫生消毒并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除了小龙虾,

吃这些东西时

也要特别注意!

自7月以来,

我国至少有9地

先后在进口冷冻食品或包装上

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海鲜”“低温”“冷链”

成了当下国内疫情的关键词。

除了海鲜,

其他肉类有没有携带新冠病毒的可能?

肉类、蛋奶类在购买时如何降低风险?

品味美食的同时要小心病从口入,

下面的食品安全知识一定要注意!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确保检疫安全

在购买进口水产时,要向经销商索取该批货物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与商品的中文标签进行核对。在购买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等时,可查看商家是否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证明》和《非洲猪瘟检侧报告》。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到正规营业场所购买

正规营业场所,如大型商超等,一是货源质量有保证,二是卫生条件达标。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购买时看质量

食品检疫合格,营业场所卫生条件达标是最基本的条件。在挑选要购买的货品时,应选择色泽鲜亮、货品完整、肉质紧实、无刺激性气味的。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食物彻底做熟再吃

高温烹煮可以杀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对于肉、蛋、奶、海鲜水产等食物,建议彻底做熟后再吃。

小龙虾会吃_哪些国家吃小龙虾_小龙虾吃成保护动物

食物存放生熟分开

食物处理、存放应做到生熟分开,避免熟食受到污染。在处理生的肉类、鱼类等食物时,应用专门的厨具(如菜刀、砧板、容器等),最好佩戴手套,避免手部与食物直接接触。生的食物不要直接用水龙头冲洗,避免病原微生物随着水花四溅,污染料理台、水槽、水龙头等。可用专门的水盆清洗。要定期对厨具进行消毒,确保厨房卫生条件达标。

除了新冠病毒外,

大家吃生蚝等贝类产品

还要小心感染诺如病毒!

夏季,烤生蚝是不少人喜爱的食物,肥腴多汁的蚝肉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吃烤生蚝可要警惕,如果吃到没烤熟的生蚝,可能会感染诺如病毒。

那么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呢?

跟没烤熟的生蚝又有何关系呢?

诺如病毒是引发人类非细茵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组形态相像、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主要污染贝类、水果、蔬菜和饮用水,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

贝类是诺如病毒经食源性传播的重要载体,贝类中污染率最高的是牡蛎(即生蚝),此外还有贻贝(即青口)、蛤蜊、扇贝等。贝类属于滤食性动物,在过滤水体取食的同时,也会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过滤到体内,留在腮、肠道等部位。虽然诺如病毒不以贝类为宿主,在其体内不繁殖、也不引起其致病,但贝类中的诺如病毒进入人体后,极微量的病毒数量就能让人致病。

现在贝类多是在浅海地区高密度人工养殖,水体容易受污染,贝类自然也会受到诺如病毒的污染。如果生蚝生长于受污染水域,诺如病毒就会依附在蚝的消化系统。一般很难透过清洗去除蚝体内的诺如病毒,净化处理也效果不大。因此,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双贝类海产从而感染这种病毒的风险特别高。

专家提醒

为减低风险,购买生蚝应光顾可靠的店铺。老人、幼童、孕妇和免疫力较弱的人,应避免进食生的贝类海产。诺如病毒附着在贝类的腮和肠道中,无法用水洗干净,唯一方法是彻底煮熟。因此,食用贝类切记煮熟才能有效防止受到诺如病毒的感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