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有何临床症状?

   2023-08-16 30310
核心提示:■新闻背景 “麻小”曾经是风靡一时的美味,时至今日依然不乏众多的“粉丝”,据称在一个都市中,每日可能有数千食客吃过小龙虾。连日来

■新闻背景

“麻小”曾经是风靡一时的美味,时至今日依然不乏众多的“粉丝”,据称在一个都市中,每日可能有数千食客吃过小龙虾。连日来,当媒体报道南京发生近20例进食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之后,我相信,小龙虾爱好者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选择,虽然不至于达到冒死食河豚的地步,但就此望而却步者不在少数,因为谁都不愿再冒风险。

■名词解释

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因各种原因引起骨骼肌的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大的危害,在于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有报道,重症横纹肌溶解症临床死亡率在5%左右。

横纹肌溶解症有何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显著增高、血和尿液中的肌红蛋白阳性。

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问世,人们自然关心究竟是何原因致使吃小龙虾者患病,为破解病因,自然需要从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入手。结果不大乐观,因为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为数众多。文献报道,能够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起码包括了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就物理因素而言,任何使骨骼肌超负荷运动的过程,都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例如一名癫痫持续发作的患者,由于骨骼肌超负荷持续收缩,因为机械损伤,就可能导致此病症。

就发病过程而言,断定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有关,首先需要怀疑化学因素。说结果不乐观,首先在于能够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化学品实在太多。除去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蘑菇中毒、毒蛇咬伤等化学因素以外,有报道,可能的致病药物至少涉及六大类、上百种,涉及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降血脂药、成瘾止痛剂、抗组胺药等等。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如果通过逐一的检验筛查,无异于大海中捞针。

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到底有无关联?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众多,但是横纹肌溶解症在临床上是少见的疾病,其显著特征是有限的发病分散于众多病因之中,而每一种病因都不成规模。在一个城市中,短时间发生群体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现象,小龙虾是致病因素载体的可能性很大。况且近一个时期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并不仅仅局限于南京市,福州和北京也已经有数起病例发生,均具有进食小龙虾的病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