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武汉的 “麻辣小龙虾” (又称麻小)
到江苏盱眙的 “十三香龙虾” “蒜泥龙虾”
再到安徽合肥的簋街美食城
以及宁国路、芜湖路、巢湖南路的 “龙虾街”
和他们的 “四大名旦” 等优质龙虾菜肴品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全国各地都掀起吃龙虾、 养龙虾、 发龙虾财的热潮。
龙虾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目前已成为我国大江南北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品种,龙虾养殖的前景广阔。
龙虾的分类学地位与分布
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克氏螯虾、红色沼泽螯虾,具有虾的明显特征,其外形又酷似海中龙虾,故称为龙虾,又因它的个体比海水龙虾小而称为小龙虾。在淡水鳌虾类中属中、小型个体,在分类学上与龙虾、河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节肢动物门。龙虾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蝲蛄科、原螯虾属。
龙虾原产北美,20世纪早期从日本传入我国,最初在江苏的北部,随着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类的养殖活动,现广泛分布于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种群。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物种群量较大,是我国龙虾的主产区。
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1)喜温怕光,为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
(2)对水体要求较宽,各种水体都能生存。
(3)栖息地多为土质,特别是腐殖质较大的泥质。
(4)具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和迁徙能力。
(5)逆水上溯的能力很强。
(6)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
(7)游泳能力较差,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
(8)强烈的攻击行为、领地行为明显。
(9)具有很强的趋水习性,喜欢新水、活水。
龙虾生长的环境条件
(1)水体溶氧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
(2)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
(3)盐度低于1克/升的环境。
(4)养殖水体的pH值一般为6.5~8.5为宜。
池塘养殖龙虾
龙虾的池塘养殖是目前比较成功且效益较稳定的一种养殖模式。
(1)虾种放养模式
龙虾的池塘养殖模式有池塘单养和池塘混养或套养两类。
(2)放养时间
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
(3)放养密度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是自己培育的幼虾,则要求放养规格在2~3厘米,每亩放养14000~15000尾。
龙虾的池塘混养
池塘混养是我国池塘养殖的特色,也是提高池塘水生经济动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混养类型
(1)以龙虾为主, 混养其他鱼类的混养方式
养殖龙虾的池塘,可以套养一些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如鲢鱼、鳙鱼。
(2)以其他鱼类为主,混养龙虾的养殖方式
在常规成鱼池搭配龙虾时,龙虾可以一次放养,也可以多次轮捕轮放,捕大留小。
稻田养龙虾
在稻田里养殖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发挥稻、虾互补互利, 既种稻又养虾, 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 也是目前龙虾养殖中最具推广价值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1.放养时间
不论是当年虾种,还是抱卵的亲虾,应力争一个“早” 字。常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10月或来年的3月底。也可以采取随时捕捞,及时补充的放养方式。
2.放养模式
放养种虾、投放抱卵亲虾、投放幼虾、投放大规格的虾种。
3.放养密度
根据稻田养殖的实际情况,一般每亩放养40克以上的抱卵亲虾20~25 千克,雌雄比3:1。
龙虾的立体生态混养
我国华东、华南、西南莲藕田、茭白田、慈姑田星罗棋布, 这些田块大多靠近湖泊、河道、沟渠,有的就是鱼塘改造而来的,水源充足,土质大多为黏壤土,有机质丰富、水质肥沃, 水生植物、饵料生物丰盛, 水较一般稻田深, 溶氧高, 适合龙虾的生长。
三种立体生态混养方式
(1)龙虾与莲藕混养;
(2)龙虾与茭白混养;
(3)龙虾与水芹混养。
龙虾的饲料
(1)植物性饵料,有青糠、麦麸、黄豆、豆饼、小麦、玉米及嫩的青绿饲料, 南瓜、山芋、瓜皮等, 需煮熟后投喂;
(2)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轧碎螺蛳、河蚌肉等;
(3)配合饲料,在饲料中必须添加蜕壳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等,满足龙虾的蜕壳需要。
龙虾的投喂方法
一般每天两次,分上午、傍晚投放,投喂以傍晚为主,投喂量要占到全天投喂量的60%~70%,饲料投喂要采取“四定” “四看” 的方法。
“四看”投饵
看季节、看实际情况、看水色、看摄食活动。
“四定”投饵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龙虾的病害防治
病害种类
黑鳃病、烂鳃病、其他鳃病、甲壳溃烂病、出血病、肌肉变白坏死病、烂尾病、纤毛虫病、烂肢病、水霉病 、软壳病、黑壳病、其他的虾壳病、水网藻和水绵、中毒、生物敌害、水鸟的防控等。
正确的用药方法
(1)挂袋(篓) 法
(2)浴洗(浸洗) 法
(3)泼洒法
(4)内服法
(5)浸沤法
(6)生物载体法
以上内容节选自
《现代小龙虾养殖技术大全》
淘宝店包邮
编著|占家智 许丛斌 羊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