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软壳小龙虾的脱壳规律及脱壳激素养殖

   2023-08-18 2140
核心提示:一、小龙虾的脱壳规律及脱壳激素1.小龙虾的脱壳规律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脱壳的现象,软壳。小龙虾的生产正是利用小龙虾的这一自然生长现。

一、小龙虾的脱壳规律及脱壳激素

怎样养殖淡水小龙虾_淡水养龙虾怎么养视频_龙虾淡水养殖小视频

1.小龙虾的脱壳规律

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脱壳的现象,软壳小龙虾的生产正是利用小龙虾的这一自然生长现象。小龙虾孵化后,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必须经过多次的脱壳来完成,经过脱壳才能使身体不断生长,或完成生命活动。小龙虾的脱壳有一定的规律性。小龙虾从孵出到仔虾要经过11次的脱壳,仔虾再经过多次脱壳才能达到性成熟,老龄虾一般一年才能脱壳一次,所以随着小龙虾的生长其脱壳的次数在逐渐减少,相邻两次脱壳的间隔时间也逐渐变长,仔虾一般每4~6天脱壳一次,成虾一般每8~10天脱壳一次。小龙虾脱壳期为4—10月,5—6月是脱壳高峰期。9—10月是繁殖期,在繁殖期小龙虾的脱壳明显减少。脱壳分软壳期、脱壳前期、脱壳间期、脱壳期和脱壳后期5个阶段。小龙虾在脱壳前期,活动明显减少,摄食量减少,喜欢静的环境,掌握了小龙虾的脱壳规律和生活环境,运用生物技术的方法来控制小龙虾的脱壳速度,利用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和加工的技术手段来延缓脱壳的小龙虾的硬化,生产养殖新鲜的软壳小龙虾。

2.脱壳激素

现在虾的脱壳激素为p一脱壳激素,一种类固醇激素,是虾激素形成过程中的物质。脱壳激素的使用可以加快小龙虾的脱壳,促进群体脱壳的同步性。

二、软壳小龙虾的养殖

怎样养殖淡水小龙虾_龙虾淡水养殖小视频_淡水养龙虾怎么养视频

1.软壳小龙虾的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池塘养殖软壳小龙虾首先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安静、便于灌溉、水质环境污染少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3~5亩,并在池塘中建设可供虾打洞栖息的场所——池埂,池埂两头要与池塘分开,池埂的长为池塘长的4/5,宽1米以上,埂高出水面8厘米左右。水深保持在1.2米以上,中间水较深,四周有浅滩,池底放一些砖块、树根等。为了防止小龙虾逃跑,池塘周围的外埂要有1:2.5坡度,外埂高2米以上,并在池周围的内壁上做上一层光滑的防逃措施。设增氧措施,最好是微孔增氧设施。另外,在养殖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空心菜、水花生,可以为虾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也是虾类的饵料,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2)水质条件:池塘养殖软壳小龙虾的pH一般为7~8,可用生石灰改善水体的酸碱度;小龙虾生活在淡水中,其盐度应在3以下。最适水温20℃左右,溶氧在3~5毫克/升,透明度应在20厘米左右。养虾池里的水要保持“肥、活、嫩、爽”的状态。

2.虾苗选择与投放

(1)虾苗的选择:在投放虾苗时同一池塘选择大小规格一致的苗种(由于现在养殖小龙虾的苗种一般是通过市场收购或野外捕捞而来的,很难达到规格一致的标准,要注意挑选)。要一次性放足,选择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顽强的虾苗。如果是野生的虾苗一定要暂养一段时间后再放养,以防止互相残杀。最好是头一年放养种虾,自行繁殖,可大大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2)虾苗投放:若冬季放养应选择在晴天的中午,夏季和秋季放养应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曝晒。在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药浴10分钟或使用其他甲壳类杀菌消毒剂。放养前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用生石灰除了能够杀灭寄生虫、病菌和虫害外,还能使水体保持微碱性的环境,提高水的硬度。

3.饵料的投喂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食性较广泛。动物性饵料主要为池塘中自然生长的种类(如螺类、线虫类等)。植物性饵料主要为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等。现在很多大型饲料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小龙虾等甲壳类动物的配合饲料,选择配合饲料,既能保证营养全面,又可以节约出自己生产饲料的人工成本。一般每天投喂2次,早上7:00—9:00,下午5:00—6:00。日投饵量可占虾体重的1%~3%,阴雨天气少喂,脱壳期少喂,发现过夜剩余饵料应减少投喂量,投喂时要做到“四定”“四看”原则。

软壳小龙虾的养殖使用脱壳素促生长素,从放养后的7~21天开始对投放的饵料添加虾脱壳促生长素,用量为饵料的0.1%~0.15%,以加快小龙虾群体脱壳的同步性。养殖期间不能过量使用,防止不该脱壳的个体强制脱壳或过早脱壳导致虾苗死亡,上市前的一次用量可以稍大些,保证其脱壳的同步性。

4.日常管理

软壳小龙虾的生长必须保持养殖环境的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同一池塘的温度不能相差过大,水草尽量均匀分布,尽可能使小龙虾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活动情况、水质的变化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掌握小龙虾的长势。小龙虾一般生长较快,容易造成溶氧不足,小龙虾养殖池要保持水质清新,一般每周注入新水15~20厘米,使水质活、爽并有足够溶氧。及时打捞没有吃完的饵料,防止污染水质,另外还要做好防盗、防敌害措施。

5.捕捞

捕捞时间的确定对软壳小龙虾的生产尤其重要,在捕捞前的15天左右坚持巡塘,及时掌握小龙虾的生长趋势,摸准上市前最后一次的脱壳时间并决定何时捕捞。捕捞一般选择用地笼捕捞,这样可使捕捞的虾体比较干净还不损伤虾体。

小龙虾在脱壳后其防御能力很差,如果在之前投喂食物不够,会很容易被其他未脱壳的同类残杀。在脱壳后如果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在经过12小时后软壳小龙虾就会部分变硬,经过2天将会大部分变硬,3天后就会全部变硬,因此,在小龙虾脱壳后就要马上收集起来,放在~18。C的低温下冷冻保存,如果要鲜活保存的话可以放在2~5℃的水中保持一个月。小龙虾脱壳后暂时活动下降,对于软壳小龙虾的收集比较困难,因此,软壳小龙虾的快速收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