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小龙虾突然发作,医生说:这是病!

   2023-08-19 1860
核心提示:图片来自网络微信公共号:shipinanquanbao春末夏初,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看着路边海报或是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公共号:

肺线吸虫猪有啥症状_小胖子烤龙虾_小龙虾 肺吸虫

春末夏初,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看着路边海报或是朋友圈里一张张“爆红”的小龙虾照片,你有没有垂涎欲滴?不过我们得提醒一下,小龙虾味虽美,享用需谨慎。

近日浦南医院神经外二科、冬雷脑科医生团队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位平时很健康的年轻女性,旅游时癫痫突然发作,即刻到当地医院急诊做CT检查,发现脑内有一个小肿块样的病灶。这个消息可急坏了一家人,不会是生肿瘤了吧?一家人赶紧回到上海,慕名找到宋冬雷教授要求诊治。

宋教授先安排患者做了脑磁共振增强检查,结果发现脑内除了一个小肿块样的病灶,还有很多星星点点的强化病灶,好似“满天星”。这可不像肿瘤,宋教授又安排患者抽血进行了寄生虫病筛查,结果显示“肺吸虫阳性”!追问病史,患者确实喜欢吃虾蟹类水产品,而且有可能吃过未熟透的虾、蟹等既往史。患者临床表现、脑磁共振、血液检验三者吻合,临床确诊脑肺吸虫病。

肺线吸虫猪有啥症状_小龙虾 肺吸虫_小胖子烤龙虾

脑肺吸虫病,是因为肺吸虫或卵被吃进人体,并在人体内发育、移行至脑内而致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肢体无力、癫痫发作、反应迟钝等,治疗需要服用抗寄生虫药治疗。入院后,患者经抗癫痫、抗寄生虫、预防与减轻脑水肿等治疗。症状大为减轻,不用几天,就可治愈出院。

淡水虾蟹类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食用小龙虾时若未能烧熟烧透,或者清洗小龙虾的水污染了其他直接食用的食物,包括因生熟食物共用砧板、刀铲等厨具等,肺吸虫的卵将趁机进入人体,并开始它的生命周期,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好明白了其致病原理,肺吸虫病也没那么可怕。在享用小龙虾、大闸蟹等河鲜的时候,做到烧熟蒸透、生熟食分开、不共用砧板厨具等预防措施,并尽量不食或少食生、炝,醉蟹、虾等,就可以很好地预防寄生虫病了。

吃小龙虾的7大注意事项

1、肉体松软无弹性极有可能是死虾

买小龙虾最怕遇到死虾,因为小龙虾死后腐坏得很快,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烹调加工后的小龙虾端上来后,如果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深、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等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是死虾制作的。

2、好虾甲壳很完整吃时佐以姜与醋

选虾的标准是以个体完整、甲壳不脱、外壳清晰鲜明、肌肉致密、尾节伸屈性强、体表洁净有干燥感的为佳,变质、变色、体表冷红、串血水、节间松弛或有异常气味的,不宜食用。吃时,要将虾涮洗干净,品尝时一定要加姜加醋,既能解腥增鲜,又能发热散寒,帮助消化,更有杀菌消毒作用。

3、虾死亡时间越长积累的毒素越多

虾内含丰富的组胺酸,这是令其味鲜的主要成分。但虾一旦死亡,组胺酸即被细菌分解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物质。还有,虾的肠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死后体内极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随着虾死亡时间的延长,虾体内积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毒现象。此外,虾体内多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虾,就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和导致胃肠道中毒。鲜虾煮熟后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须重新加热。

4、在家烹饪加工前清水喂养24小时

专家说,市民在家烹饪小龙虾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可通过观察虾仁横截面颜色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煮熟。建议在烹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养24小时左右,让虾体吐出代谢物。另外,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同时隐藏了大量泥沙和细菌的肠线也必须剔除干净,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5、积聚毒素病原菌虾头千万不要吃

“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此外,吃虾时也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

6、吃虾后不宜服维生素C片剂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贝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该物质吃下去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后,可使原来无毒的砷化物转为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7、过敏病患者注意虾并非人人可食

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等,约有20%的病员可由食虾激起发作。因此,已明确对虾过敏的,在缓解期和发作期都不要进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