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龙虾养殖周期短,效益好。介绍了小龙虾人工养殖技术,包括放养前准备、虾苗投放、科学投喂、水质管理、常见的虾病防治、适时捕捞等内容,以期为小龙虾养殖户提供指导。
关键词 小龙虾;人工;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5-0293-01
小龙虾又名克氏红螯虾,生命力极强;近年来,各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水洼、野沟河道等水体到处都有,不少养殖户试养,大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小龙虾养殖周期短(2~3个月左右),见效快。投入龙虾苗成本2.25万元/hm2左右,饲料成本2.85万元/hm2左右,药物、电费3 000元/hm2,塘租3 000元/hm2,管理费3 000元/hm2,合计投入6万元/hm2。产出5 250~6 750kg/hm2,价格20元/kg,产值10.5~13.5万元/hm2,纯利4.5~7.5万元/hm2。笔者根据多年调查和指导小龙虾养殖户的经验,现将小龙虾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放养前准备
池塘面积一般精养以2 000~5 333m2为宜,散养3.33hm2以内,水深0.5m。底质以硬土壤或砂质为好,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必须种植一部分水草(苦草、轮叶黑藻、水花生、水浮萍)。
春季虾苗在入池前,要进行池塘的整理,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池水深以0.6~1.0m为宜。由于小龙虾有掘穴打洞的习性,一般洞穴的深度在50~80cm,为避免掘穴外逃,在池塘四周设置0.5m高的内壁光滑防逃塑膜或防逃板。
清塘消毒工作好坏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常用方法:①生石灰清塘消毒,彻底清除池塘中的鲶、鳝、鳅、黑鱼、鲤鱼、鲫鱼、蛇和鼠等掠食性敌害。用生石灰1 875~2 250kg/hm2,全池均匀泼洒。②漂白粉清塘消毒:用量为150~300kg/hm2,使用漂白精或强氯精用量减半。
池塘进水要安装好水过滤网,最好是60~80目防止水中敌害进入。虾苗放养前5~7d,一般可施腐熟粪肥1 500~3 000kg/hm2进行肥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40cm之间,培育浮游生物及提供适量的有机碎屑作虾开口饲料。
2虾苗投放
放养龙虾,苗种是关键,苗种的质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目前,苗种的来源有2种:一是捕获野生的小龙虾;二是
人工繁殖的小龙虾。
龙虾的生命力较强,放养的时间没有限制,四季都可以放养。放养规格3cm虾种22.5~30.0万尾/hm2。同时可混养鲢夏花鱼种750~1 500尾/hm2,产成虾6 000~7 500kg/hm2。
注意事项:①放养前一定要试水,将水温调成等温,再下池。②春季放养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不能成堆。③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5~10min,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④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min,提起搁置2~3min,再浸泡1min,然后投入。⑤虾苗下池,轻放浅滩,5~10cm深的水里,不能成堆,让其向深水爬,这样成活率才高。
3科学投喂
小龙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投喂注意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成虾养殖可以直接喂绞碎的拌有脱壳生长素的鱼粉、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也可直接投喂厂家生产的专用配合饲料。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以上,蛋白含量太低,易出现黑锈虾。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4%~10%。
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残食。日投喂量以不留残饵为准。正常标准以次日早上巡塘,无残饵为好。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鱼虾混养时,只能放一些白鲢夏花,其他鱼不能放,既争食,又吃蜕壳的嫩虾。
4水质管理
养殖前期,水质管理一般相对简单,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池水的肥度。应视水体的颜色和透明度适时施肥,以保证虾苗有足够的饵料生物。一般主施有机肥,施肥次数和数量以适当的水色和透明度30cm为准。在养殖的中后期,水质要保持清新,经常排换水,合理地使用水产药品及生物制剂。
(1)坚持巡塘检查。每天早晨或傍晚巡回检查1次,观测池塘水质变化,了解龙虾吃食活动状况,搞好饵料投喂量的调整。
(2)调控水质。虾池通常水深保持在0.6m左右。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脱壳时,加喂优质饵料,严防因饵料不足而引发相互残杀。
(4)防逃防病。雨季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逃膜板,防止龙虾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
5常见虾病防治措施
(1)出血病。其症状表现为病虾的壳通常较软,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红斑点。防治措施:①一旦发现虾患有此病要及时将病虾隔离;②将四黄粉(板蓝根大黄散)、败血宁与饲料制成药饵投喂3~5d;③用碘制剂进行全池消毒2~3d。
(2)水霉病。因为虾体受伤而引起的,形成肉眼可见的
“白毛”。防治措施:①在捕捞、搬运、放养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虾体损伤。②泼洒水霉净,标准量连用2d。
(3)烂鳃病。病虾鳃丝暗灰色,失去光洁度,局部糜烂,防治措施:①经常使用芽孢杆菌调水,清除虾池中残饵、污物,保持水质“活、嫩、爽”;②一旦发现有烂鳃及时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连续用2d。
(4)黑鳃病。因水质污染严重,鳃丝受霉菌感染而引起。防治措施:①泼洒生石灰225kg/hm2,15d进行1次,使养殖水体清洁,溶氧充足;②用底质改良剂进行改底;③清除淤泥;④水霉净连用2d。
(5)水肿病。症状一般表现在尾部因互相残食、虾体受伤被细菌感染而引起伤口水肿。防治措施:①要有合理的投放密度;②投饲要充足、均匀;③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水体消毒连用2d,全池泼洒0.5mg/kg鱼血停。
(6)纤毛虫病。纤毛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防治措施:①保持合理密度,注意虾池环境卫生,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纤虫净全池泼洒,严重时,隔3d再泼1次,再用甲壳宁连泼2d。
(7)铁壳病。主要表现为小铁壳,不脱壳、不生长。原因是缺乏营养。防治措施:①加大投饵量,同时添加虾蟹脱壳生长素;②改变营养成分,增加蛋白类饵料;③用强氯精消毒,连用2d。
6适时捕捞及捕捞方法
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当龙虾体重达30~50g时,可捕大留小上市捕捞。①地笼网捕捞法:里面放进腥味较浓的鱼、鸡肠等物作为诱饵;②搬网捕法:网内放饵,捕捞速度较快;③干池捕捉法:用人工手拣的方式,尽情地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