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吃小龙虾
总感觉对不起自己
但是
近日,一组体内因吃小龙虾
导致感染寄生虫虫卵的照片
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
还能好好吃虾吗?
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
患者四肢内都有密密麻麻的的寄生虫虫卵,
令人惊悚,
医生根据患者的经历分析与吃小龙虾有关。
专家:
小龙虾容易携带有寄生虫
一定要煮熟了再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副教授梅斌表示,这种情况属于吃了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临床上常接诊这样的患者,患者多有生吃小龙虾、生鱼片、河蟹和凉拌螺等生鲜食物的经历。
龙虾头部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位,所以不要吃虾头和虾黄,或者在烹饪前将头去掉。
下面这位武汉女子就是爱吃生鱼片感染上寄生虫!
26岁的年轻女子反复腹痛3年,一直以为是胆囊炎,近日她因腹痛不止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结果医生在给她检查胆道时,竟然跑出来一条条蠕动的黑色虫子。
取出来的寄生虫
26岁的李萱(化名)前几年在沿海城市打工时就爱上了生鱼片,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大吃一顿。最近3年,她常觉得肚子痛,在医院检查说是胆囊炎、胆结石,每次腹痛时打了针就好了,也没当回事。
当天晚上她和朋友吃完宵夜突觉上腹疼痛难忍,以为是胆囊炎的老毛病又犯了,可这次打针后也没效果,于是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就诊。
随后,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郑小林为她进行了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并没找到结石,可给她冲洗胆道时,突然跑出很多黑色小虫子,还在不停蠕动。
医生经询问得知李萱平时爱吃生鱼片、活的八爪鱼等,什么蘸料都没有蘸。郑小林诊断,她是因长期吃生鱼片感染了寄生虫。
专家提醒:
这些胆道寄生虫考虑为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多由生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感染,肝吸虫多寄生在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如果长期不治疗,肝吸虫可破坏胆管黏膜,其排泄物会刺激胆道黏膜,阻塞胆管,从而形成胆管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等。时间久了,还可能诱发肝硬化甚至胆管癌和肝癌等疾病。
哪些食物中容易有寄生虫呢?
1、田螺
田螺是人们在生活中喜爱的美食,然而不少人却不知道田螺是很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其中管圆线虫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人一旦感染此虫,它就会在我们的体内中四处游走,要是一不小心进入脑部,后果不堪设想。
一般误食带有虫卵的田螺到发病有数月到半年的时间,吃未煮熟的田螺感染寄生虫的几率很高,吃田螺的时候一定要煮熟透。
2、生鱼片
日式料理生鱼片,一般都把海鲜产品去除骨头切成薄片,蘸芥末或者其他佐料一起来吃,其鲜美的味道,让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但是生鱼片存在许多寄生虫,不管是芥末还是其他调料,都很难杀死它们的。
经常这样吃生鱼片很可能会把寄生虫吃到肚子里,诱发肝吸虫疾病。肝吸虫后寄生到人体后,常常让患者出现肝部疼痛、腹胀,检查的时候可以检查出肝功能异常。
喜欢吃生鱼片的市民最好选择正规、卫生的餐厅就餐,选择食用深水、无污染的鱼虾。
3、小龙虾
小龙虾喜爱水质较差的地方,劣质的水质导致小龙虾就像个细菌炸弹,吃半生不熟的小龙虾就会导致肺吸虫感染。患者常出现咳血、胸痛、咳嗽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部的大出血,危及生命。
在传统小龙虾烹饪技法中,大火烧制20分钟以上,其实足以杀灭所有的肺吸虫卵。
4、黄鳝
黄鳝是很肥美的美食,但黄鳝的体内含有比较多肉眼可见的寄生虫,煮熟都未必能够全部杀死。一般最常见的寄生虫就是颚口线虫,这些寄生虫潜伏期比较长,它会不停的在人体内游走损害人体器官。
食用前要处理干净,再经高温煮熟,尽量少吃为妙。
5、蛇
蛇寄存着很多的寄生虫,必须要经过高温加热很长时间才可以杀死。而路边摊制作的美食,通常难以消除掉这些寄生虫,很容易会导致我们生病。
荆楚君提醒,尽量少吃生的鱼类或海鲜等,尤其是淡水鱼虾,一定不能生吃。此外,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砧板、刀具必须分开。如果此前食用过生的鱼类或者海鲜等,且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早到医院排查是否有寄生虫感染。
另外
吃小龙虾一定要适量
以免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广西一妹子吃到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
广西钦州一妹子定了一份外卖小龙虾,吃完后,她瞬间感觉不对劲,出现了呕吐、腹泻等情况,于是家人把她送进医院。
在此期间,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医生初步诊断,女子系小龙虾“中毒”也就是横纹肌溶解!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吃小龙虾后出现肌肉损伤
并非个例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龙虾如何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首先,最为普遍的说法是,主要成分为草酸、柠檬酸和亚硫酸盐的“洗虾粉”,在小龙虾的养殖环节使用的相关药剂,可能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主要因素。
其次,个人体质对小龙虾中的某种物质敏感也可能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的病因。
总之,许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但能肯定的是,横纹肌溶解与小龙虾有关,不食用小龙虾极少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如何应对吃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食用大量龙虾之后,如果自觉局部或全身肌肉酸痛及腰痛、乏力、胸闷、呼吸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
凡事有个度
有钱吃小龙虾也得“悠着点”
您说是不?
来源 | 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法治最前线
编辑 | 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