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物种入侵,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就是一些国外的物种,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之后,没有了天敌,肆无忌惮的繁衍成灾的现象,不过在中国有一种入侵物种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就是小龙虾。
一提到“麻小”,很多人都会流出口水,麻辣小龙虾在中国是一道非常知名的美食,甚至卖到了几十块一斤。这个在中国需要人工养殖才能存活的“入侵物种”小龙虾,在英国终于实现了逆袭!当了一把成功的“入侵物种”。
最近,小龙虾让英国文物保护人士头疼,因为它们快把一座250年历史的堤坝弄毁了。小龙虾主要的生活地就是拥有大坝的水库中,那里食物齐全。大约10万只小龙虾对当地三处有250年历史的堤坝产生了严重威胁。
它们打洞的功夫很厉害,就算是石头建造的大坝,也能在上面打洞,长久以来,大坝已经千疮百孔,英国政府不惜狠砸近两千万美元修水泥防护墙,水库的工作一时间无比混乱。但在知情人士看来,这可能会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因为只要你不吃它,它还会越来越多。
小龙虾在七十年代作为食物引入英国,但英国人不喜欢吃这种食物,当地的厨师也不会烹饪,所以经过多年来,它们大肆繁殖,一步步地侵扰英国的淡水系统,还极大地破坏了英国本地的农作物,更将很多本土动植物都消灭光了,一时间令当地的市民都是苦不堪言。
英国人面对这泛滥成灾的小龙虾,真的是手足无措,他们的遭遇引发了中国吃货们的极大兴趣!有中国网友就给支招了:“这英国的小龙虾,就差一个中国厨师了。”
因为相似的情形,曾经在中国的境内也出现过,当时小龙虾同样是泛滥成灾,但是它们并没有快活多久,就被中国人端上了餐桌,自从中国人发现了小龙虾的美味之后,它们一度被吃到绝种。
这不是中国网友第一次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毛遂自荐。为对付水生植物泛滥,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从亚洲引进亚洲鲤鱼,没想到后者成为入侵物种,现在泛滥成灾。
美国、加拿大投入巨额资金,但加拿大媒体评论称,两国对五大湖区亚洲鲤鱼的整治是失败的。不少网友感慨,能拯救美国的只有中国吃货了。
美国加州长滩,一只燕鸥俯身扑向水面,一口咬住了一只跳起的鲤鱼
除了英国和美国外,德国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据德媒报道称,德国由于一种外来物种的入侵,已损失了超过8000万欧元,而这种外来物种,在中国是一道昂贵的美食——大闸蟹。
很多中国吃货听说后,留着口水说道:“还不如请我去吃呢! ”虽然这是一句玩笑,但是也透露出当地政府对入侵物种治理的无奈和窘迫。
玩笑归玩笑,话说回来,靠吃货来抵抗入侵生物,听上去很美,但入侵物种远不是靠人来“吃”就能解决的。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目前记录在案的入侵生物有754种。
其中动物类入侵生物主要是昆虫,植物类多半不能食用,更不用说微生物类了。有专家说过,仅靠人类吃货不能解决生物入侵,科学的方法是利用好其他物种的“吃货”,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用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