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梅雨季节一般出现在6—7月份,梅雨季节的到来,总是让很多的水产养殖户感觉苦恼,因为雨水的偏多,会给养殖户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有的出现了浮头泛塘,有的出现环境变化而应激死亡,可见梅雨季节给水产养殖户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可见水质的调节对于小龙虾的生长、生存是多么的重要。连续的阴雨天或突降暴雨,使池塘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导致养殖动物体内渗透压等生理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而水质的恶化,将进一步诱发虾蟹的各种疾病。
在多雨季节,因为经常下雨,光照不足,地表污物、泥土等随雨水流入养殖池塘,往往会造成如下情况:
1、改变水质
养殖水体中各种藻类,因光照不足,泥土、污物等流入,引起藻类生长不旺盛,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部分藻类因长时间光照不足及泥土的絮凝作用而下沉死亡,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厌氧分解,产生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中这些有害物质浓度上升,超过一定浓度,而使养殖的小龙虾发生慢性或急性中毒,正在蜕壳或刚完成蜕壳的小龙虾容易引起死亡。
2、诱发疾病
长时间光照不足,会引起小龙虾吸收钙质的能力下降和自身免疫力下降,连续阴雨天后,常引起小龙虾蜕壳不遂和软壳病的发生。
水体中有机物和下沉的死亡藻类以及随雨水流入的地表污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水质变坏,病原体的大量繁殖,常常会引起小龙虾发病。
1、早上投喂时间提前2小时。例:平时早上投料7:00---8:00。连续阴雨天气,可以在13:00-15:00投喂。
2、有条件的开足增氧机,确保水中溶氧充足,必要时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确保水中溶解氧充足,特别是在虾蟹患病或虾、蟹蜕壳时,应24小时开启增氧机,并及时投放粒粒氧。
3、坚持巡塘,加强水质监测,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巡塘时,还应密切观察池塘水质变化,必要时取水样送检。
4、观察进水口,及时预防含有有毒农药的水进入虾塘,及时处理。天气一旦好转,就需要及时肥水,补充池塘中藻类。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
小球藻是肥水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产品。但是很多养殖户购买了小球藻后在使用中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在一般途径购买的小球藻活藻种的数量非常少。适合小球藻生长的温度为 20~30℃,在此温度下,小球藻会快速繁殖增长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在12天左右。因此在常温下,小球藻生命周期较短。从生产厂家到经销商再到养殖户手中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目前最新的技术是将小球藻进行超级浓缩,然后在4摄氏度冷藏保存,运输过程中冷链运输。这样,养殖户收到冷链运抵的超浓缩小球藻后,及时放入冰箱保存,使用的时候直接稀释即可,既方便又能保证效果。
5、生石灰调节池水pH,雨后池塘一般pH值都较低,要及时测定池水的pH值,根据水体pH情况,每亩可以使用生石灰5~10千克,和水后全池泼洒,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8.8之间。
6、调整饲料投喂,提高龙虾免疫力,长期的连绵阴雨或大风暴雨后,龙虾的体质都较弱,摄食下降,免疫能力差,不仅要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还需在饲料中拌入免疫多糖、Vc、乳酸菌等,提高龙虾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此外,尽量选择投喂优质的配合饲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了虾蟹的肝胰脏消化负担,减少了应激伤害,增强了抗病能力。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类每天也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由于人类肠道的构造,消化能力较强,一般的维生素制造为普通的颗粒即可。但是水产动物,如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动物肠道较短、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维生素的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国外最新的技术是将维生素制造为纳米级别的颗粒,这样水产动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纳米级的维生素水溶性好,无论是拌料还是泼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7、及时泼洒抗应激药物,减少应激反应,如遇连续降雨时间过长,可利用中途天气较好时再泼洒一次抗应激药物。
以上是针对于下雨天小龙虾养殖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水产养殖户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