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上,某工厂化育苗育种基地车间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虾苗车间忙碌着,开展澳洲淡水小龙虾的育苗工作。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工厂化育苗育种基地,了解车间里所蕴含的渔业“高科技”。
目标年出产1亿尾澳洲小龙虾苗
“澳洲淡水小龙虾在室外土塘中繁育条件不可控,育苗量不稳定,难于持续供应;公司通过工厂化循环水核心技术让繁育的环境条件变得可控,苗种生产能做到批量化、规模化,实现全年供应。” 该基地工作人员陈先生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车间内孵化繁育系统的水源是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程序后才流入,澳洲淡水小龙虾从交配、产卵、幼苗成长整个繁育过程,都是在这些系统里完成。
基于澳洲淡水小龙虾的生态习性,各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营造出龙虾的自然生活环境,水箱里放置了假水草,最顶层放置过滤材料,用于稳定水质。“一只澳洲淡水小龙虾长大要脱几十次壳,脱壳时候它们就可躲在水草丛完成,以免受攻击。”
车间操作人员潘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主要对亲虾、抱卵虾、幼虾进行日常管理。在亲虾阶段,做好水质管理、水温控制和投喂工作。交配后,母虾抱卵,尾部卷曲,工作人员会将抱卵虾挑选出来,经过孵化、虾苗离体环节后,进一步做好幼虾的收集、放养工作。
“每一步都格外谨慎,时刻监控好龙虾的活力状况,要做到观察细致。”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大虾来说,每天要投喂两次,早晨以专用饲料为主,下午投喂麦片、南瓜等饵料。
陈先生表示,该基地为去年10月开始建设,今年3月份正式投产,一共有8个车间,目标年出产澳洲淡水小龙虾苗1亿尾。
拥有领先的虾苗及鱼苗的研发技术
该基地所属公司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徐先生表示,公司成立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结合,拥有全球领先的虾苗及鱼苗的研发技术,采用家系选育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通过经典遗传育种、基因工程育种、雌核发育育种等方法培育出多个生产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比普通苗种有明显优势。
该工厂化育苗育种基地位于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海鸥岛片区之上,该基地以工厂化循环水作为支撑技术,建有7600平方米育苗生产车间,进行现代化育种、育苗模式创新。同时配合高效饲料、调水产品和养殖技术一体的服务模式,将先进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广大养殖户,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不仅有利于市场稳定,丰富广州市民的菜篮子,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利于为农民增收、渔业增效,提高渔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徐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