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特征是什么特点?

   2023-09-03 2780
核心提示:小龙虾的特征小龙虾特点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迁移迅速,喜掘洞,对农作物、堤埂及农田水利设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曾长期视作敌害生物,至今仍有许多人忧虑。

小龙虾的特征小龙虾特点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迁移迅速,喜掘洞,对农作物、堤埂及农田水利设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在我国曾长期视作敌害生物,至今仍有许多人忧虑。

但小龙虾的掘洞能力、攀援能力以及在陆地上的移动速度都远比中华绒鳌蟹弱。

从总体上来看,小龙虾作为一种水产资源对人类是利多弊少,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作为养殖品种,小龙虾有如下优势:1、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能在湖泊、池塘、河沟、稻田等多种水体中生长,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于普及。

2、小龙虾能直接将植物转换成动物蛋白,且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3-4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率。

3、小龙虾食性杂,以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动物尸体为主,无需投喂特殊的饲料,不仅养殖成本低,而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

4、小龙虾捕捞方法简单,能较长时间离水,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

在捕捞及产品的运输上省时、省工、费用低,养殖鱼类与之无法比拟。

5、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城乡大众的家常菜肴,也是我国淡水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麻辣小龙虾的特点是什么特点:麻辣小龙虾又叫香辣小龙虾以小龙虾制成,口味辣鲜香,色泽红亮,质地滑嫩,滋味香辣。

20世纪末开始传遍全国,成为人们夏夜街边啤酒摊的经典小吃。

主料:龙虾辅料:干红辣椒 植物油 精盐 味精 酱油 白醋 料酒 生姜 大蒜 葱花 香菜末做法:1、将龙虾先放在清水里养至少一到两天,让虾把身体里的淤泥吐尽。

用废弃的牙刷将龙虾洗刷干净,尤其是头部与身体连接处,很脏;2、在锅中放油,油烧热将虾放入过油,此时不要放盐,待虾的表面呈红色迅速捞起备用,起锅;3、在锅中放植物油适量,将蒜和姜放入油锅里用中火炒出香味后,把虾、八角、桂皮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烹煮;4、水沸腾3分钟后将准备好的红辣椒、精盐、酱油、醋等作料适当倒入,闷一会儿;5、转中火,放适量料酒,加水至主料的一半,盖上锅盖,中火闷十分钟,待水熬成浓汁时,起锅后加葱花出锅盛碗。

烹饪技巧:可适当添加含有豆豉类的辣酱,味更为香辣浓郁。

龙虾的特征龙虾生活习性 • 生存水体及水质要求 螫虾的适应能力很强,从调查情况看,无论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也能存活。

龙虾对水体溶氧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飘浮植物或水草将身体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鳃呼吸以维持生存。

为了测定龙虾对水体溶氧的临界值,我们在实验室用水族箱作了实验,40cm*60cm 的水族箱放水深25cm。

水中没有龙虾能够附着的飘浮物,放人龙虾后让其逐渐消耗水体溶氧,当水族箱中龙虾因缺氧死亡率达到73%时,测定水中溶氧为0.67毫克/升。

• 食性 龙虾的食性很杂,各种鲜嫩的水草、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及各种鱼、虾的尸体及同类尸体都是龙虾的喜食饵料,对人工投喂的饲料也很喜食。

在生长旺季,池塘下风处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够观察到龙虾将口器置于水平面处用两只大螯不停划动水将水面藻类送人口中的现象,表明螯虾甚至能够利用水中藻类。

• 繁殖 龙虾的交配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到7月,群体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

交配时,雌虾仰卧水底,雄虾位其上以螯足钳住雌虾前螯,步足抱住雌虾将交接器插入雌体。

交配时间10~30分钟。

我们在实验里和市场最早观察到抱卵虾为5月28日和6月4日,8月份以后雌虾群体开始大量抱卵,9月以后就有稚虾孵出。

稚虾孵出后,全部附于母体的腹部泳游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们在大丰市望龙港的龙虾养殖区经9月、11月、12月三次挖洞取样观察,在母体的腹部泳游足上都附有生长到不同阶段的龙虾幼虾,其中最大的龙虾幼体体长已达1.O~1.1厘米。

可以推断,从第一年初秋龙虾稚虾孵出后,龙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都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

克氏龙虾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 掘洞习性 1、掘洞深度与速度 龙虾掘洞的深度是决定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

据我们对35例克氏龙虾洞穴的实地测量,大多数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约占测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过1米,我们测量到最长的一处洞穴达2.1米。

通常,横向平面走向的龙虾洞穴才有超过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较浅。

龙虾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尤为明显。

我们在大丰龙虾试验地中,放人龙虾经一夜后观察,在砂质土壤条件下,大部分龙虾所掘的新洞深度超过30厘米。

2、龙虾洞穴的位置 龙虾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选择在水平面处较多,但这种选择常因水位的变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于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处龙虾洞口最多。

但龙虾掘洞的位置选择并不很严格,在我们试验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池底部都有龙虾洞穴。

3、生存环境对龙虾掘洞的影响 水体底质条件对龙虾掘洞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龙虾打洞现象较多,而硬质土打洞较少。

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龙虾洞穴明显减少。

但是,无论在何种生存环境中,在繁殖季节龙虾打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

注:详情查 。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