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小龙虾人工养植的生态特点及上市时间表

   2024-02-07 2570
核心提示:红螯螯虾属底栖类爬行动物,喜新水活水,喜群居,喜夜晚出来活动,大多傍晚和及黎明前索食,但白天投喂,该虾也食饲料,常栖息在水体中较为隐蔽的地方,具逆水移动特性。该虾气温适应性广

红螯螯虾属底栖类爬行动物,喜新水活水,喜群居,喜夜晚出来活动,大多傍晚和及黎明前索食,但白天投喂,该虾也食饲料,常栖息在水体中较为隐蔽的地方,具逆水移动特性。该虾气温适应性广,生存温度在3℃-37℃,最适生长温度18℃-32℃,耐低氧,并可在各种劣质水体中生长。红螯螯虾不喜斗和自相残杀,能忍受高密度环境。关于自相残杀目前尚没有正式的权威研究报道,但养殖实践表明,当虾体严重缺氧时,会互相斗殴,饲料来源极度匮乏时,会自相残食。

红螯螯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将发生多次脱皮,脱皮多在晚上及浅水区进行,过程大体上需时10-30分钟,脱皮后,虾体比原体宽大15%-35%。随着虾体的成长,脱皮的时间跨度越长。该虾为广谱杂吃性动物,动物性食物(鱼肉及螺肉等)为主,植物性食物(绿色水生植物的根叶)为辅,在人工饲养中,投喂市售的配合饲料均可有好的生长。

澳洲淡水小龙虾的人工养植,先天成就于它极好的生态特点:

1、气温适应性广,安全气温3℃-37℃,最适生长温度18℃-32℃,养殖时限长,中国南北均可养植;

2、生长速度快,3-6cm的虾苗养植4-5个月便可上市(上市规格为60-200g);

3、耐低氧(养殖可不设增氧机),能忍受各种劣质水体,耐运输(可脱水长短途干运,本地及空运充氧运输);

4、个体适中,可鲜活上市。虾苗成活率更高(3-6cm)达90%,亩产量均在220-250kg;

5、抗病力强,至今没发现重大疾病;

6、吃性杂,要求饲料蛋白质低,肠道细,食量少,饲料成本更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