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水稻能促进虾的快速生长,虾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特别是盛夏高温,密布的水稻是虾遮荫的好去处,同时,危害水稻的害虫无需喷药,都将成为虾的口中美味,是一种不喷药、少施肥的生态模式,采用虾鱼共生养殖模式,水稻与虾之间形成合理的生态平衡,一水两用、一地双收。那么这么好的小龙虾养殖模式该如何实施呢?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了。
一、选择适宜的田块,开挖虾沟。稻田因水位较浅,夏季温度对小龙虾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面积较大的稻田,还应挖“田”字形或“井”字形的田间沟。环形沟距田间1.5米左右,环形沟上口宽3米,下口宽0.8米;田间沟沟宽1.5米,深0.5~0.8米,坡比1:2.5 。虾沟即可防止水田干涸和作为烤稻田、施追肥时小龙虾的退避处,也是夏季高温时小龙虾栖息隐蔽遮阳的场所,沟的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15%左右。
二、加高加固田埂,建立防逃设施。为了保养养虾稻田达到一定的水位,增加小龙虾活动的立体空间,须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平整田面,可将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田埂并夯实,确保田埂高达0.8~1.2米,宽1~1.2米。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打紧夯实,要求做到不裂,不漏,不垮,在满水时不能崩塌跑虾,最后还要在田埂四周用石棉瓦或者彩钢瓦建立防逃设施,至于高度只要高过田埂40公分就足够了。
三、水草栽种与管理。一般采取在秋季或春季在水沟内栽种水草,水草品种以伊乐藻为主,如果在栽种水稻期间因高温或水位低等因数而死亡的水草,需要及时补种。
四、水质及水位管理。稻虾共生模式,水位的高低取决于水稻的生长阶段,待到水稻收割后,就根据当时的气温及小龙虾的生长阶段调节水位,水质方面也要时刻监测与调节。
做好了这几项,您的小龙虾养殖就轻松很多了,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到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