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1个月的抽水作业,河南省汝州市云禅湖马上就要见底了,已经锁定的“水怪”鳄雀鳝“在劫难逃”。
鳄雀鳝是所有雀鳝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习性也最凶猛,一条鳄雀鳝就能吃光一个湖里的鱼,号称“水中杀手”。
不知道是谁盲目放生,导致了这场飞来横事,劳民伤财,如果危及群众生命就更加罪不可赦,应该严肃追究。
打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信息系统网站,上面详细罗列了中国入侵植物名录、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农业重大外来入侵生物》、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等多个名单,总数达上千种,这还不包括近年新增的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潜在的、尚未形成规模的入侵物种。
中国在历史上是善于引进未来优良品种的,诸如玉米、番薯等,不仅满足了口粮需求,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近代以来,不同的人出于科学研究、宠物饲养、恶意投放等不同的目的,外来物种引入失序,导致很大的生态灾难,甚至生命危害。
美国白蛾:无烟的森林火灾
又名美国白灯蛾、秋幕毛虫,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它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原产于北美洲,大概在1979年入侵我国。美国白蛾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食性杂,“胃口”好,几天之内就会把树叶全部吃完,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
非洲蜗牛:可远观而不可食之
听非洲回来的朋友说过,非洲什么东西都很大。在我们这儿,蜗牛塞牙缝都嫌小,非洲的大蜗牛够吃一顿饭了。
非洲蜗牛繁殖能力极强,寿命也比较长,最要命的是什么都吃,对作物和生态的破坏能力极强。非洲的动植物生长速度都很快,或许给了非洲蜗牛一个充足的食场,可是到了我们这儿,完全养不起这货呀!
万物皆可做成一盘菜。不如我们把非洲蜗牛吃绝种?万万不行。因为野生非洲蜗牛体内细菌和寄生虫很多,可以致命。1985年,台湾省金兰酱油董事长钟秋桂因为吃非洲蜗牛,一家四口命丧黄泉,差点酿成灭门惨案。
与之相似的还有福寿螺。福寿螺不仅危害环境,而且也严禁食用。2006年,北京曾发生一起因为食用福寿螺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疫情。
美国牛蛙和小龙虾:被成功控制的“入侵物种”
牛蛙和小龙虾本是餐桌美食,怎么会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呢?因为美国牛蛙没有天敌,适应能力很强,种群迅速繁殖,“不挑食”,号称“蛙界的暴龙”,严重影响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很强,食物范围很广,能吃的、不能吃的它都吃,哪怕是腐肉。
小龙虾好吃,但是最好不要多吃。小龙虾是外来入侵物种,仅靠人类自身的“口腹之欲”来解决问题,恐怕不是办法。
已经食用小龙虾近百年的日本,今年5月立法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外来生物法,禁止出售或放生小龙虾。
松材线虫:“万古长青”的天敌
福如东海长流水,万古长青不老松,可是松树碰到松材线虫就会生病萎蔫。松材线虫是目前对我国森林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自1982年以来,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扩散,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松材线虫一旦泛滥,将严重危及我国“绿色长城”,是当代的“蝗灾”。
亚洲鲤鱼:外国人很无奈
亚洲鲤鱼最初是从东南亚进口到美国,用来保持水体清洁。外国人怎么都没想到,这种温顺无害的生物一旦外逃扩散,竟能产生这么大的麻烦。
其实这也不都是鲤鱼的错。因为在亚洲,鲤鱼是餐桌上的“常客”,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吉祥物。
可是在美国,美国人不习惯吃这种肉少刺多的淡水鱼,以致于鲤鱼在江河湖泊泛滥成灾。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吃掉它!
水葫芦:植物也疯狂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本是观赏植物,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因其适应力强、生长繁殖快,一经扩散到野外,肆意入侵江河湖泊、沟渠池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绿色大爆发”,严重危害水域生态和通航,各地不得不每年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来治理。
我国著名水域,如云南滇池,江苏太湖,浙江西湖,都曾经出现水葫芦泛滥成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