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一):标准化池塘的处理和建设

   2019-09-15 网友投稿佚名3280
核心提示: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池塘的养殖模式应该是范围最广的一种了,但是如果科学的养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便是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池塘的养殖模式应该是范围最广的一种了,但是如果科学的养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便是池塘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


小龙虾的池塘标准化养殖是目前比较成功且效益较稳定的一种养殖模式,亩养殖效益可达1000元左右,具有销路宽、收益快等优点,是很多小伙伴优先考虑的养殖模式。



其实关于池塘养殖很多小伙伴都很熟悉,概括有四点,科学管水、科学投种、科学混养、科学防病、科学投喂和科学管理。但是池塘标准化的生态养殖是要具备一些条件的,也许上述的要点你都能掌握,但是条件不具备,还是枉然。


那么怎样的养殖条件才能满足我们生态养殖模式的需要呢,答案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标准化”的池塘。


一、 池塘的形状


其实对于池塘来说,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养殖小龙虾的池塘形状由自然环境所决定,例如阳光、风向、当然也和养殖管理有关系,池塘最好是圆形和正方形,多角形也可以。


二、 池塘朝向


池塘的朝向要利于养殖小龙虾,首先池塘水面可以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以满足池塘中天然饵料或者水生植物的生长,另外有风的条件是最好的,可以借助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水体溶氧,一般情况下,池塘为东西走向较为适宜。


三、 池塘面积


池塘的面积大小关系小龙虾产量的高低,为什么这样说呢,面积越大建设成本越低,但生产操作却越难,尤其在水质管理上,面积较小的池塘水质相对于大池塘来说,水质管理较为容易,不容易恶化。对于标准化的池塘来说,建议池塘大小为5~10亩。


四、 池塘深度


池塘的深度不是单一的,小龙虾喜爱在浅水区活动,因此,小龙虾池塘除了深水区外还得保留一定面积的浅水区,这里建议深水区面积不要超过池塘面积的30%,深水区水深控制在0.4m,浅水区控制在1.0~1.2m最佳。


五、 池埂


池埂是池塘的轮廓基础,池埂结构对于维持池塘的形状、方便生产以及提高养殖效果等有很大的影响。池埂的宽度应根据生产情况和当地土质情况确定,一般无交通要求的池埂宽度不小于4米,有交通要求的池埂宽度不小于6米,池塘的坡比为1∶(1.5~3)。


池塘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是的池塘中,以饲料尤其是以天然饵料为主,用标准化的养殖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去改善水质和池塘的生态环境,不使用或尽可能地少使用各种抗生素,从而减少对小龙虾产品的污染,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用,这样才能养殖出受大众喜爱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健康的小龙虾。


那么在我们有了标准化的池塘之后,该如何去进一步处理和建设标准化的池塘呢?下一期中,小编将继续介绍,小龙虾标准化池塘的处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