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苗种稻田培育技术

   2019-08-06 网友投稿佚名4250
核心提示:  通过人工繁育而获得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约在25px左右,个体小,体质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都很

  通过人工繁育而获得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约在25px左右,个体小,体质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都很弱,成活率大多不到30%。利用稻田本身的天然饵料,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育,可将规格25px左右的虾苗培育成体长3~125px的虾种,这是一种小龙虾苗种培育最直接、最简单、效益好的方法。稻田培育小龙虾苗种技术如下:

  一、准备稻田

  1、建设培育区

  用20目的网片在稻田的虾沟中围建幼虾培育区,每亩幼虾培育区培育的虾种可供20亩稻田养殖。

  2、控制水位

  虾沟中的水位控制在1000px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为虾苗提供活动场所。

  3、种植水草

  水草含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面积约占培育区面积的50%~60%,漂浮植物面积约占培育区面积的40%~50%,且用竹筐固定。

  4、培肥水质

  幼虾投放前7天,在培育区施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如猪粪、牛粪、鸡粪等),每亩用量100~150kg,为幼虾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

  二、投放幼虾

  1、运输方法

  幼虾采用双层尼龙袋充氧、带水运输,根据距离远近,每袋装幼虾0.5~1万尾。

  2、放养密度

  根据稻田中的饵料生物密度和种类来确定,一般每亩投放幼虾15~20万尾。

  3、投放时间

  投放时间为9~10月份,应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长途运输,减少幼虾的体力消耗。

  三、饲养管理

  1、投饵

  幼虾投放第一天即要投喂鱼糜、绞碎的螺蚌肉、屠宰厂的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3次或4次,除早上、下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外,有条件的宜在午夜增投1次。日投喂量一般为幼虾体重的5%~8%,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日投喂量分配如下:早上20%,下午20%,傍晚60%;或早上20%,下午20%,傍晚30%,午夜30%。

  2、巡查

  检查早晚巡查,观察水质变化等。在幼虾培育期间,水体透明度应为30~1000px,幼虾规格达到75px后即可撤掉围网,转入成虾稻田养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