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虾的管理措施简单介绍

   2019-09-15 网友投稿佚名4360
核心提示:  近几年,小龙虾保持较好的市场行情,稻田养殖小龙虾的面积逐年增加,为养殖户带来了较好收益。但是由于稻田自身的特点,如大

近几年,小龙虾保持较好的市场行情,稻田养殖小龙虾的面积逐年增加,为养殖户带来了较好收益。但是由于稻田自身的特点,如大量残留的稻秆、农药残留、过多野杂草等造成水质差、缺氧中毒等现象突出,再加上外源水差,这些特点成为稻田养虾的限制性因素,增加了稻田养虾的风险。现就稻田养虾的管理措施予以简单介绍!


稻田小龙虾养殖的五大管理措施!


一、深水肥水养虾


深水相对稳定,有助于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水位过浅时,前期温差大,后期水温过高,还有水浅水瘦阳光易照到底部,这些都会刺激小龙虾早熟,影响产量和规格。鞭毛藻在水位较深的池塘更容易繁殖生长,肥水养虾要考虑这一点。早期定期肥水,培养浮游生物,一方面稳定水质,另一方面为小龙虾苗提供天然饵料。肥水溶氧丰富,利于小龙虾的吃料。养殖前期正值水草生根发芽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较大,需要持续地肥水。实践证明,深水肥水还能有效抑制青苔。当水位较深时,池水总溶氧量大,对溶氧的变化有一定缓冲作用。稻田养虾池塘,大量残留的稻秆会阻碍水体的流通,起风时深水池塘明显有波浪,而浅水池塘波浪很少甚至没有波浪。


二、种草养虾


水草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在稻田水质较差的池塘更需要水草来充当“净化者”,增加池塘水草能增加小龙虾活动的立体空间,减少小龙虾在池底的活动以及蜕壳期的互相残杀。对于喜阴怕光的小龙虾来说,水草既可以遮阴,也可以充当蜕壳时附着物和隐蔽场所。在一些没有栽种水草的池塘,建议种植水草(伊乐藻)。


三、控制密度、合理投喂


池塘对生物的承载量有一定的限度,当池塘承载的生物对水质的污染超过池塘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养殖问题。如密度过高时易出现:底质水质恶化、小龙虾缺氧上草死亡及水草大量被夹断等情况。在5月份小龙虾发病阶段,密度过高会加剧小龙虾的交叉感染,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密度池塘,及时起捕一部分小龙虾,减少高密度对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利用的饲料就是有害物质,池塘的大部分污染来自饲料。不是饲料投的越足越好,而是根据天气、池塘水质溶氧等状况确定投喂量,正常天气适量投喂,变天及闷热天减少投喂量,尤其在高温季节,更要注重把握饲料的投喂量。养殖前期小龙虾在环沟深水位置居多,密度本来就大,这时环沟过量的投喂会加重沟底的污染,易引起小龙虾缺氧、发病,甚至死亡,所以要注意环沟饲料的投喂量。饲料也不是蛋白含量越高越好,稻田池塘水质差,增氧能力差,高蛋白饲料不但会增加养殖成本,而且会加重水体的污染。


四、定期改善环境


良好的环境利于小龙虾的摄食生长。在稻田养虾过程中,池底腐烂的稻秆、青苔、残饵粪便、生物碎屑等有机质会造成底质水质的恶化,有害物质的积累。所以平时要注重环境的改善,定期调水解毒,改底增氧。不要把问题累积下来,到时候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药上,欲下猛药去重症,殊不知积重难返。


五、常保健


近年来,内服营养保健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作用明显而逐渐被养殖朋友所接受,其在增进摄食、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减少伤亡等方面的功效也得到证实,因此,建议稻田养虾长期内服保健产品,这样的小龙虾吃料好,体质强、规格大、色泽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