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作技术规程(二)【规范性附件】

   2019-09-15 网友投稿佚名3580
核心提示:  5.2 投放亲虾养殖模式   每年的8月底,中稻收割前15d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投放亲虾,每亩投放20kg~30kg。投放亲虾养


5.2 投放亲虾养殖模式


每年的8月底,中稻收割前15d往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投放亲虾,每亩投放20kg~30kg。投放亲虾养殖模式经亲虾繁殖、幼虾培育、成虾养殖三个阶段养成商品虾。


5.2.1 亲虾的选择


5.2.1.1 雌、雄虾性别特征,性成熟的雌雄虾性别特征见表l。



5.2.1.2 选择亲虾的标准如下:


a)颜色暗红或深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b)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应在35g以上,雄性个体宜大于雌性个体;


c)雌、雄性亲虾应附肢齐全、无损伤,无病害、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5.2.2 亲虾投放


a)亲虾来源:亲虾从省级以上良种场和天然水域挑选, 雌雄亲本不能来自同一群体,遵循就近选购原则。


b)亲虾运输:挑选好的亲虾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虾筐按雌雄分装,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运输时间应不超过10h(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c)亲虾投放前,环形沟和田间沟应移植40%~60%面积的飘浮植物。


d)亲虾投放:亲虾按雌、雄性比2~3:l投放,投放时将虾筐浸入水中2次~3次,每次lmin~2min(分钟),然后投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


5.2.3 饲养管理


a)投饲:8月底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周丛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每日投喂量为亲虾总重的1%。10月发现有幼虾活动时,饲养管理方法见本标准5.1.4和5.1.5条。


b)加水:中稻收割后将秸秆还田并随即加水,淹没田面。


6 防止敌害


稻田饲养克氏原螯虾,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黄鳝、肉食性鱼类、水老鼠及水鸟等。放养前用生石灰清除敌害生物,每亩用量为75kg;进水时用20目纱网过滤;注意清除田内敌害生物;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


7 常见疾病及防治


克氏原螯虾常见疾病及症状和防治方法见表2,治疗过程应按NY 5071要求操作。水稻病防治与农药使用按CS/T 1009的规定执行。


表2 常见疾病及防治



8 成虾捕捞、幼虾补投和亲虾留存


8.1 成虾捕捞


8.1.1 捕捞时间


第一茬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第二茬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


8.1.2 捕捞工具


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3.0cm,保证成虾被捕捞,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


8.1.3 捕捞方法


将地笼布放于稻田及虾沟内,每隔3~10天转换地笼布放位置,当捕获量比开捕时有明显减少时,可排出稻田中的积水,将地笼集中于虾沟中捕捞。捕捞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并避免因挤压伤及幼虾。


8.2 幼虾补投


第一茬捕捞完后,根据稻田存留幼虾情况,每亩补放3-4cm幼虾1000-3000尾。


8.2.1 幼虾来源


从周边虾稻连作稻田或湖泊、沟渠中采集。


8.2.2 幼虾运输


挑选好的幼虾装入塑料虾筐,每筐装重不超过5kg,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运输时间应不超过1h(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8.3 亲虾留存


第二茬捕捞期间,前期是捕大留小,后期捕小留大,亲虾存田量每亩不少于15kg。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