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教程——第五章:日常管理

   2019-09-12 网友投稿佚名4230
核心提示:  日常管理决定最终收益,日常管理之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种养经验,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一个优秀的小龙虾养殖大师


日常管理决定最终收益,日常管理之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种养经验,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一个优秀的小龙虾养殖大师就是如此炼成的。


饵料投喂


1.强化投喂时间:养殖水温回升至15℃时,一直到6月中下旬稻田插秧的时间段内,要实施对小龙虾的强化培育。按照小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合理搭配饵料,可采用配合饲料+农副饲料进行投喂。


2.分阶段投喂饵料:饵料虾苗阶段,主要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虾幼体,前期需要注重培养天然饵料,同时辅以投喂人工饲料。


每年5月份以后是小龙虾快速生长阶段,投喂饼粕、黄豆、玉米、南瓜等青绿饲料,配合动物性饵料和优质配合饲料。


“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教程——第五章:日常管理

小龙虾配合饲料


3.投喂量:日投饵量为存塘虾重量的2%-8%,具体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饲料种类及小龙虾活吃食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00左右,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30%;下午17:00左右,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70%。


4.检查吃食情况:要坚持检查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吃完,说明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第二天还有剩饵,投饵量要适当减少。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脱壳后(小龙虾生长到性成熟一般需要脱壳11次)及时添加优质饲料,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互相残杀。


水位调控


10-11月份,大田水位控制在30-40厘米,越冬期间(当年12月-翌年2月),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加深水位至50-70厘米。3月份,气温回升时用调节水深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促使水温更适合小龙虾的生长。4月中旬以后,大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50-70厘米。(小龙虾生存水温1℃-40℃)


调控的方法:1.晴天有太阳时,水可浅些,让太阳晒水以便水温尽快回升;2.阴雨天或寒冷天气,水应深些,以免水温下降。


“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教程——第五章:日常管理

水位高低影响水体温度


水质管理


1.保持农田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35厘米左右。


2.每20天左右泼洒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量3-5千克。


3.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光合菌一次,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


“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教程——第五章:日常管理

泼洒生石灰水


病害防治


清除敌害:虾稻共生敌害防控措施为“彻底除野,加水过滤,驱赶水鸟”,即龙虾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茶粕彻底除野,养殖时进水口要用60目以上网袋过滤进水,平时要注意清除敌害生物,特别是驱赶水鸟。


“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技术教程——第五章:日常管理

用驱鸟器驱赶水鸟


虾病防治:小龙虾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纤毛虾病、烂鳃病和甲壳溃烂病等。虾病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多采用物理、生物的方法防治,严格控制消毒类、水质改良类渔用药物使用。严格按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操作。


可用用以下预防及处理措施:1.提早放苗,提早收获,待疾病爆发时大虾基本收获完毕。2.种好水草,用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改善水质,保持水体稳定。3.在4月中旬-5月底,适当投喂加有壳寡糖、酵母多糖或中草药(三黄粉等)的配合饲料,以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和抗病能力。4.当出现病死虾时,将死虾捞出深埋,避免爆发性传染,生产器具要消毒,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连用两次,中间间隔1-2天。


建立巡田检查制度


勤做巡田工作,发现异常及进采取对策。1.早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的投喂量。2.中午测定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观察田水变化。3.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了解小龙虾活动及吃食情况。4.经常检查、维修、加固防逃设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