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池塘底质、水质、水草等问题至关重要

   2019-06-17 网友投稿佚名6530
核心提示:  随着温度升高,小龙虾池发病情况好转,病害减少,但池塘管理还不能松懈。池塘底质、水质、水草等问题的积累,如果爆发同样会
  随着温度升高,小龙虾池发病情况好转,病害减少,但池塘管理还不能松懈。池塘底质、水质、水草等问题的积累,如果爆发同样会造成损失。所以管理好池塘底质、水质、水草等至关重要。   |底质管理|   主要问题:底黑、底臭、底热、小龙虾黑底板、虾脏纤毛虫等。   分析:随着气温的升高,底部温度也在升高,随着残饵、粪便、腐烂的草、腐烂的青苔不断积累,底泥越来越厚、在底部发酵腐烂就容易造成以上问题。   解决:   1、底黑的池塘定期改底如“超能底改片”,分解底部残饵、粪便等,减少耗氧   2、底臭、底热:保持适当的水位(70-100公分),定期加新水或换水,使用解毒型改底如“底生氧”改底,解底毒,增氧。   3、小龙虾脏、长纤毛虫:这类问题多数是因为底质过脏引起的。通过强力改底,改善底部环境如“新型纤虫净”解决底脏问题。然后加注新水、补钙刺激小龙虾脱壳。   |水质管理|   适时加深水位以降低水温   适时加水既是为了改良水质,更是为降低池塘水温。俗话说“深水养大鱼”,对小龙虾而言适当的水深可以防止水温快速升高,同时对水草生长有益无害。通常情况下,高温养殖期小龙虾养殖塘环沟水位以1.2-1.8m为宜。加水时少量多次,每次加水量在3-5cm,以不高于小龙虾洞口为宜。   控制水质发黑   小龙虾养殖塘在高温期会因伊乐藻腐烂使水质发黑,也会因施用控制青苔的药物至青苔死亡后而使水质发黑。小龙虾养殖水体水质发黑后会引起小龙虾上草或上岸。   控制水质浓绿   水草生长不旺盛或水草活力不强的小龙虾养殖塘,在高温期常因有机污物积累使藻类过量繁衍,导致水质浓绿,严重时会爆发蓝藻。   预防底泥发黑   底泥发黑、底质酸败是高温期小龙虾养殖常见的现象,这与过量投饵、小龙虾排泄物、水草腐败残体等有机污物积累于养殖水体底泥有关。   主要问题:蓝藻、水肥水浓   分析:对于没有草、草烂、前期下肥过多的池塘,随着温度的升高,池塘容易返肥,水质富营养化,水来肥快,蓝藻易爆发。   解决:   1、温度升高,缺氧问题越来越明明显,建议多开增氧机,提高水体溶氧,加快池塘物质循环,尽量减少氧债积累。   2、定期下菌种,如光合菌、芽孢杆菌等,分解有机质,控制藻类,平衡营养。调节水质。   3、水源好的可以优先换水或定期加注新水。   4、及时带水检查,不同种类蓝藻,其处理方法不一样。   |水草管理|   水草为小龙虾创造了隐蔽的栖息场所,通过水草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改良底质与抑制藻类繁殖的作用,同时水草对小龙虾在高温养殖期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并为小龙虾提供鲜活饵料。   小龙虾养殖塘种植的水草常以伊乐藻为主,伊乐藻生长水温为15-30℃,当水温30℃以上时生长停止,因此高温期间如何养护伊乐藻成为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   水草削尖后的管理   伊乐藻草头冒出水面后,通常会使草头受阳光暴晒而发黄,严重时会发生水草漂浮,水草削尖是高温养殖期养护伊乐藻常用的方法。水草削尖后,应及时捞出草头。   水草开沟后的管理   水草生长过密时,为增加水体通透性、利于水体上下对流,防止养殖水体底部缺氧,通常采用对水草分割的方法,即割一条、留一条。   水草开沟后,应及时捞出水草,并及时对分割区域泼洒“根得力草肥”、“生根壮草王”,以促进分割区域水草快速生长。   水草粘泥处理措施   水草一旦粘泥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伊乐藻会发生死亡而引起小龙虾养殖池塘水色变黑。水草粘泥后常用的处理措施为:全池泼洒菌类产品,并及时全池泼洒“根得力草肥”以促进水草生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