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模式稻虾共生模式也称为稻虾混养模式,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稻田养虾实际上是从稻田养鱼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小龙虾比鱼类更能适应浅水环境;对水质和饵料的要求不高,稻田中动、植物的腐殖质、杂草,甚至害虫都是其可利用的良好饵料,稻田养虾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1.生产准备
(1)消毒小龙虾的生活环境要求水质优良,溶解氧丰富,淤泥不能过多,一般在10厘米左右,所以在冬季或春初,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要曝晒数日,减少淤泥,然后在5月上旬进行消毒。消毒时,先往稻田内灌水10~20厘米,然后按200毫克/升浓度的用量,将生石灰化水后趁热向稻田、环形沟、田间沟中泼洒。也可参考池塘养虾选择其他药物消毒。(2)整田、施肥养虾稻 田在消毒后马上进行稻田的耕整。整田可用人工的方法,也可用机械的方法。稻田整好后,每667平方米田中施人农家肥500千克作为基肥。种植水稻的地方,还可按水稻的要求,施用氮、磷肥,但不要施用钾肥,可用草术灰代替。
(3)插秧宜选择生长期较长、茎硬不倒伏、耐肥力强、病虫害少、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在5月中下旬插秧,秧苗要健壮,插秧采用宽行密株方式。(4)移栽水草插秧后,可向环形沟内移栽部分沉水类和浮水类水草,如轮叶黑藻、金鱼藻、凤眼莲等,移栽水草的数量以占环形沟面积的30%~50%为宜。
2.小龙虾的投放
主要有幼虾放养模式和亲虾放养模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1)幼虾放养模式 在5月底或6月初秧苗转青后,可向虾沟内投放幼虾。每667平方米投放体长为2~4厘米规格的幼虾8 000~10 000尾,或者每667平方米投放个体重为3~5克的幼虾80千克左右。放养的幼虾要注意质量,同一块田内放养的规格要尽可能整齐,且要一次放足。(2)亲虾放养模式 在7月份投放个体重35克以上规格的小龙虾亲虾15~20千克,一直养殖到翌年中稻收割时捕捞上市,注意再饮种稻时要采用免耕法种植水稻。
3. 田间管理
(1)稻田水稻施用追肥时,要先适当排浅田水,让小龙虾进入虾沟内后再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利于水稻吸收。施肥时要禁用对小龙虾有危害的氨水、碳酸氢铵、钾肥等,可用尿素、过磷酸钙、生物复合肥等。养虾稻田在追施化肥时,一次的用量不能太大,应将平时的施肥量,分作2份,间隔7天左右施用。施肥时不能施到虾沟内,施肥后及时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2)水质管理 保持养虾稻田水质清新,如果发现小龙虾紧紧抱住稻秧或一大批一大批逃跑,应立即加注新水。稻田平时的灌水深度在10~15厘米,由于稻田的水位较低,水位下降较快,必须及时灌水、补水。一般水温在20~30摄氏度时,每10~15天换水1次,水温在30摄氏度以上时,每7~10天换水1次。当大批虾蜕壳时不要换水,不要干扰,以免影响小龙虾的正常蜕壳。由于稻田水质易偏酸性,为调节水质,应每20天用25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水泼洒1次,使pH值保持在7~8.5。施用生石灰后,最好间隔10天再施药或施肥。如稻田已追施化肥或施用农药,也必须在8~10天后方可泼洒生石灰,以免化肥和农药失效。
对于残留在虾沟内的饵料,要及时捞出,以防破坏水的质量,影响小龙虾的生活环境。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