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开春后,是小龙虾池塘开始收益的时候,这个时候拼的是虾塘里早苗、青虾的产量,有的养殖户每天都是收获满满,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但有的养殖户却只能看着别人卖早苗早虾,还每天担心着自己的虾塘里有没有虾子,以后的收成怎么办。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综合原因:是上一年的秋冬季虾塘管理上的差距所造成,尤其是“种虾”这块。那么如何补种呢?下面,根据个人经验给大家梳理,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要进行选种,优质种虾是高产的前提
1.种虾的品质选择:最直观有效的方法是到虾塘取样,现场查看雌虾卵巢的发育情况,雌虾受精后受精卵由最开始的白色,然后逐渐变黄,再到褐色,最后到紫黑色。从最初的体内怀卵,到后阶段的体外抱卵,到最后脱离母体的过程,此过程有40-70天不等,种虾的抱卵量200-800粒不等。当前9月,多数雌虾处于体内怀卵阶段,我们选择种虾时应挑选个体大(6钱以上),虾体洁净,肢体完整进行投放,理论雌雄投放比例为3:1,实际操作中,雌虾的比重多于雄虾即可。
■这是卵块发育的其中3个过程,卵块颜色逐渐变深
2.种虾的区域选择:尽量到其他县城去进种,最大程度上减少近亲繁殖。
其次,我们要将投放密度合理把控
新塘:建议25~30斤/亩为宜,雌雄搭配,雌多雄少为好。
老塘:老塘因为本身就存在虾种,这个时候补种的话主要是以保证来年虾苗密度和减少近亲繁殖、种质退化为目的;
首先需要对虾塘本身密度进行估测,可以通过停止起捕时一亩的起捕量来判断,以我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为例,如果一亩起捕到5斤左右(一般一亩放两个地笼),虾塘里面的种虾就不缺什么了,只需要为了减少近亲繁殖而每亩补5~10斤即可。因为公安县大多会留很多种虾,一般都不怎么需要大量补充种虾,只以种质退化为目的补充少量种虾。当然,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补种方法,要因地制宜。
然后,是投放时间的选择
每年的7~9月份,都是投种的时候,越往后,卵块成熟度越高,颜色越深。
但到了9月份,选择虾种时要注意雄雌比例,雌虾尽量选择体外抱卵的,防止出现太多已经抱过卵的虾子,导致有效种虾不足,影响虾苗密度。
最后,是种虾投放
⒈投种前准备工作
①提前5~7天进行肥水工作,绿源多肽1桶+肥多多1袋+磷肥1袋用15亩;
②因为都会种一季稻谷,中间会打农药,会存在农药残留,所以建议放苗前1-2天使用解毒120解毒;
⒉投种时需要注意
① 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风保湿,投放时尽量选择早上或者傍晚;
② 投放时沿浅水边投放,尽量分散,多找几处投放点,避免太过于集中造成局部缺氧死亡;
③ 放虾的区域泼洒应激99抗应激;
3.投放后
① 加强巡塘,若发现缺氧现象立即使用增氧粉进行增氧;
② 如果是就近的种虾,投放当天就需要进行投喂;如果远距离的虾种,可以隔一天投喂;
③及时捞出病死种虾;
④在投种后3天可以使用华扬复合碘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