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龙虾养殖如火如荼,各种养殖模式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稻田养虾模式—虾稻连作模式,也是较为完善的模式。尽管如此,在稻田养虾模式中,养殖效益时好时坏,池塘产量时高时低,出苗时间时早时晚,整个养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仍有一些管理工作需要改进。如何使得自己虾稻田的小龙虾产量高,还要质量优,并且卖价高,下面就秋冬季虾稻连作养殖模式,提炼出一些秋冬稻田养虾的一些注意要点。
一、秋季管理:
1、清除野杂
除杂对象:水上应该清除老鼠、青蛙等天敌;水里需要杀除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鳝鱼、泥鳅、鲶鱼、乌鱼(财鱼)、餐条鱼、蚂蟥、螺狮等水中养殖动物。通过除杂来减少甚至杀灭虾田中其他物种的数量!
除杂时间:选择在降低水位晒田时候一般是在9月份也就是这几天,这个时候环沟内小龙虾基本已经打洞,水位较低,对虾子影响小,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除杂方法:选择茶皂素或者茶饼,水深30公分以下每亩20-25斤,水深30-50公分每亩25-35斤,使用本品时每100斤茶饼兑食盐3斤或者生石灰20斤,先将茶饼捣碎成小块,兑水一起寖泡6-12小时连渣带汁全池均匀泼洒。全塘泼洒效果最佳,晴天使用。
2、稻草预处理
稻茬留多长?稻草要不要收集拿走?稻茬留多长,这与我们的养殖模式有关,如果是育虾苗的稻田,稻茬要留最长,也就是最大限度的留茬,收割机打碎的稻草最好收集到一小堆一小堆,在田中间就近堆成小垛,延长其腐烂时间,可以长时间肥水,节约肥水费用,同时,冬天虾苗会有部分进入躲避。
稻茬一般在40-50cm,有的只要在20-30cm(这个就是需要根据虾田实际而定,以虾田主田埂高度确定,以虾田最终灌水高度定的,最终需要的是灌水全部将稻茬淹没,有些虾稻田塘埂低,灌水后还有一部分稻茬露出水面,这样的稻茬就只有20-30cm,);稻茬在冬季可以遮风保温,防止虾苗冻伤冻死。不要太长,不给青苔附着机会。
稻谷收割后晒田7-10天,至稻杆枯黄,一定要晒枯晒黄晒死晒透。
3、环沟肥水
秋季是虾苗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保持水体的肥满度可以为幼虾提供天然饵料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苗种应激反应。平衡水体的藻相与菌相,减少病害发生。补充水体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增强苗种抗病能力,还能有效预防青苔发生。为水草提供营养肥源,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可以满足水草的对营养的需求,促进水草的生长发育。
结合虾稻田的实际,按照割稻子和晒稻茬的时间安排,可以先对虾田环沟肥水。肥水的好处是:一是孵化出来的小虾苗有足够的饵料,确保成活率而且可以大大提前来年的上市时间。二是肥水可以保温,使虾苗能顺利过冬,过冬还可以再增加水位到1米左右。三是可以确保第二年青苔不泛滥。
肥水保温,使虾苗渡过秋冬低温期,不冻伤不冻伤(有人测量:肥水和水不肥的田口水温相差至少2-3度)。
4、上水处理
稻田收割前,绝大多数亲虾都在稻田中或堤埂边打洞,亲本出洞抱卵孵化的早晚取决于上水的早晚(一般淹洞7天亲本出洞)。
稻田收割后,第一时间注水(也不要太早),淹到顶后,立即降水到田面10公分位置,待水开始发红、发黑时,加水稀释,并根据水色,在水位加到田面上20公分时,稳定水位。由于稻谷收割上水,稻茬腐烂,引起水质发红发黑,这时需要先换水调出至少10cm的透明度,解毒、解底,然后补菌藻。
二、冬季管理:
1、肥水管理
由于小龙虾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有不同的要求,幼虾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成虾阶段转为杂食性。在秋冬时节,正是幼虾生长发育期,培肥水质,可以为幼虾提供充足的适口饵料——浮游动物,促进幼虾生长。因此,秋冬季节,适时、适量施肥非常重要。
2、青苔管理
肥水培藻遮光、竞争、控制青苔,配合深水位,确保来年青苔不泛滥,其实青苔管理就是做好秋冬季的肥水管理。如果肥水改底工作做到位,青苔是不会发生的,如果发现就要及时处理,以免大面积爆发。
3、投喂管理
秋季是小龙虾繁殖的季节,加强投喂,对增加小龙虾亲本体能,促进排卵、孵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饵料的投喂能提高亲虾的体能和繁殖率,同时还可保证幼虾有充足饵料,正常快速的生长,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喂品类:麸皮、菜饼、豆浆、南瓜、土豆、小麦、动物下脚料、龙虾专用饲料等。
因为无法知道水体中虾的总量,投食量一般采用观察法判断,看水草是否被夹,看水是否浑浊,还可以设立几个食台作为观测。
4、水位管理
9月-翌年5月,按照“浅-深-浅-深”的原则,保持合理的水位
9-11月,浅水,保持田面水深20-30cm
12-翌年2月,深水,保持田面水深40-60cm(适当的提高水位可以保持水质的清新还可起到保温防冻减少苗种应激死亡作用,冬天遇到冰冻天气要及时破冰增氧。)
3-4月上旬,浅水,保持田面水深30-40cm
4月上旬-5月底,深水,保持田面水深40-50cm
以上是对虾稻田小龙虾秋冬季的管理一些注意事项,后期将会不定期做虾稻田小龙虾养殖其它问题的讲解,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