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水温、水位与小龙虾精养老塘口养殖模式探索
克氏原螯虾属于甲壳类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对水温适应性强,对水温剧烈波动比较敏感。
一般表现出惊蛰之后水温合适时大量出现,应该是雨水节气前后长时间雨水将浅水位龙虾淹没出洞,水温合适大量出来活动。
再一个5月份龙虾苗种特别多,多是谷雨前后降水增多导致水位上升,然后龙虾大量出洞导致;雨水冲刷之后会有高水位龙虾出洞。就会导致还没有卖完的大规格龙虾和5月已经成虾苗的龙虾相互挤占空间,溶氧不足以支撑过多的龙虾,就会导致大批量死亡。
水温越高,水体饱和溶解氧越低,唿吸作用越大,能容纳的龙虾总量越小。
生长适宜水温为18—31℃,生长最适水温为22—30℃,水温低于10℃和高于35℃摄食明显减弱。
小雪~立春,特别是小寒、大寒,水温低于10℃,摄食明显减弱,生长很缓慢。但连续晴天仍然有活动。
交配的最低水温为18℃,一般是水位勐涨或勐跌、水体大量流动,就会刺激交配,交配期龙虾生长缓慢,交配期结束,龙虾生长状态恢复。(5月上中旬的大降雨)
小署、大暑前后水温超过33℃,摄食明显减弱,龙虾生长几乎停滞。
立秋后底层水温下降,龙虾生长状态略有恢复,直到处暑大降温之后,水温降到30℃以下,生长速度恢复。持续到霜降
以上综合各方面考虑,建议现阶段采取以下思路操作:
寒露~霜降之间降水清杂、种植伊乐藻、麦黄草,如果池塘一直是干的,这个阶段上水泡塘一周后清杂、种草。(麦黄草可更早撒种子下去,)
最迟在霜降之前淹没最高水位,保持一周后降低水位至平台水位在20~40厘米过冬。淹水时间越早越好,如果霜降之前有淹水,霜降~立冬之间可再操作一遍,迫使抱卵虾出洞,并降水迫使没有抱卵龙虾在低水位打洞,方便第二年出苗。
在立冬大降温之前,能让龙虾在水温更高的阶段生长一段时间,有利于提高过冬成活率和受精卵的发育。种虾出来后可以投喂一些高蛋白料,并趁着水温高适当肥水,。
立冬开始在池塘四周围沟两边设置枯草垛、方便虾苗冬季躲藏。
立冬~雨水,保持水位稳定,连续天晴第二天开始肥水,可使用藻生源+虾多宝(公司发酵饲料),水质清瘦的可引入外源水,并适当沿边投喂饲料,发现大规格龙虾比较多的情况下,起捕卖掉大规格龙虾。
雨水~惊蛰趁着降雨增多,加大水保持一个升温周期后降低水位至平台20~40厘米。水温10 ℃适当增加投喂频率和肥水量(虾苗会滤食水中藻类,导致肥水困难),适当补充外源水。
惊蛰视虾苗多寡增加投喂量,卖出大规格龙虾的同时也要注意虾苗的数量,如果虾苗过多,需及时卖出过多的虾苗,并在谷雨前大批量卖出龙虾,为谷雨后的大批量出苗提供空间。
精养塘口可通过调节排水管保持水位稳定,这样只有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抱卵虾出来,更多的抱卵虾因为水位稳定,还在高位,不会全部出来。排水管设置成三段,分别设计成平台水深30、50、90公分的长度。
4~5月进洞种虾,可能在年前出苗,7~8月进洞种虾可能在第二年2~3月出苗,此时水位最高。10~11月进洞龙虾可能在第二年4~6月份出苗,可尝试合理控制水位,分区域打洞,尝试控制到虾苗出洞量。
精养塘口立夏之后水位勐涨或水体交换量比较大,龙虾大量交配,建议赶在稻虾大量出货之前大量降水卖虾除杂,更换成轮叶黑藻+苦草。
精养池塘如有必要可选择晒塘10~15天,然后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如果池塘有轮叶黑藻和苦草的,也可趁水位降低、龙虾打洞的时间除杂。
水草生长起来后可加大水3天之后降到平台水深40~70厘米保持。根据虾苗密度、水草密度投喂饲料并卖出龙虾,一定注意不能在水草严重破坏才想到大批量卖虾,始终用密网地笼试各规格龙虾啊的密度和比例。投喂量不用太大,环境顶不住就大批量卖出龙虾,剩下规格继续养大。
如果龙虾卖出后池塘数量不多,可6月底引进部分虾苗,
小署之后适当增加漂浮水草的覆盖面积,增加水位到80~100厘米,降低水温。
大暑~立秋夜间温度过高,降低水位至平台40~60厘米迫使龙虾打洞,减少投喂,并卖出大规格龙虾。
处暑大雨降温之后加最大水位一周后降低水位,至平台40~60厘米,诱导避暑龙虾出洞,继续养殖,至寒露边卖虾边降低水位,然后清杂、换草后接着上述操作。
如果需要土壤施底肥或者龙虾不多的,可考虑提前降水干塘,然后施底肥。
精养虾塘养殖年数长了之后,会出现池塘老化的现象,土壤微量元素不足,钙磷缺失厉害,平台有机质少的现象。
建议每2年土壤能翻耕,施足生石灰、有机肥等。晒塘时间不易过久、避免土壤板结厉害。
冬季适当补充生物菌团等发酵饵料,春季多培菌、夏秋多补充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