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李博士
图:小龙虾养殖资讯
做科技特派员以来,我的原则是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少花钱,然后多出效益。往往从原有的基础开始,增加点效益点,提升效益。这是做事情的风格。
比如,我们先说正事,然后再比如。
我曾经邀请湖北农科院曾老师到龙泉帮忙指导稻田养虾(2019.04.15-16)以下大部分正事内容来自于安徽农业大学彭开松老师。如有所得,请感谢彭老师,我只有抄袭之功,呵呵……
一、田间工程原则1、政策红线不能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SC/T 1135.1-2017)要求:稻田工程应保证水稻有效种植面积,保护稻田耕作层,沟坑占比不超过10%。
2、减少投入是根本:农业风险大,不要把钱花在不应该花的地方,而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3、市场是关键:衡量投入产出比,计算收益。稻田养殖小龙虾已经数千万亩,很容易过热了,市场上快要达到天花板了。如果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尽量慎重,否则只能是接盘侠,投入大量然后为前人消耗点虾苗。要加粗显示。
二、虾稻轮作模式
(1)轮作模式:沟面宽度可以窄一些,深度可以浅一点。或者只有虾苗繁育田挖沟、成虾养殖田不挖沟。
(2)共作模式:沟面宽度要宽一些,沟的深度要深一些。
(3)连作=轮作+共作:按共作模式挖。
养殖小龙虾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模式产量性状都一样,这里面要考虑哪一种模式适合本地。
三、几种代表性的沟坑
1、安徽滁州地区的369模式
2、安徽合肥巢湖的2080模式
以巢湖市水产局副局长水长军为代表的技术专家,摸索出2080模式,该模式可以少挖沟坑。养成田只要能保持住60-80cm的最高水位就可以,不一定要开沟。这个模式至少经历了两代发展。
3、江苏苏北地区的浅沟模式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周鑫研究员为代表的专家,推出浅沟窄沟模式,可能更适合平均气温低的高纬度地区。
4、湖北宽沟深沟模式
以上几种模式来自于彭老师的考察,但是我个人考察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考察点不一样,有具体的细节有待验证。这几年我自己自费去了湖北潜江、江苏盱眙、浙江长兴、南浔等地考察。希望能够找到符合山区的模式。
山区特点在哪里?土地面积小,土层薄、水质好、温度低。和平原地区差异非常大。
接着前文的啰嗦,比如2014年,乡里旅游兴乡,我提出可以种植彩色水稻、彩色油菜,当时乡领导非常支持,让我来做。
我做了,效果很好,一下子扩展到省内外很多点,我本来是做植物模型、物联网智慧农业方面的专业,结果一跃成为创意农业专家了(当然前者也是创意农业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科研处领导也介绍我是做创意农业的。这就是原有风貌。
我想这样只是景观效果,要有效益,然后做了一系列工作,这不介绍了。2015年乡领导给我讲让我种植荷花(我的调研报告也提了这个),我请了金梅松老师(深切怀念金老师,今天还自己骂自己常识不够,想一想,这不是金老师经常教育我的么?可惜斯人已逝),种植的很好。除了好看之外,还要有效益吧。所以我考虑赏荷花、看萤火虫、采莲蓬、钓塘鱼、品荷叶茶、吃荷花宴,这样一系列。
但是荷花池里面养鱼有个问题,就是鱼大了多了,在莲叶间游动,偶尔刮伤。鱼戏莲叶间,本身莲叶和鱼数量不多,那是没问题的。
我从2015年下半年考虑这个问题,开始和朋友们建议养殖小龙虾。说白了,我家里30米远就是一个水塘,水塘里面荷花,野生的小龙虾多的要命,我认为这可行。而且现在效益真不错。
从那开始关注并推广养殖小龙虾,从2015年底,到现在已经四年了。起步很缓慢,到现在也很缓慢。费了很多劲。这几年我自己自费去了湖北潜江、江苏盱眙、浙江长兴、南浔等地考察。希望能够找到符合山区的模式。但是进展真的缓慢。
很奇怪的是,浙江周边很多省份,如江西、安徽、江苏都有大量的小龙虾养殖,我2015年底关注的时候,浙江几乎是没有(当然只是几乎,金华童总那里是有养殖的)。只是去年政府开始重视,今年很多地方都有了,面积很大。所以产业化角度,政府比技术人员作用大多了!
一方面欣慰,当初我想去推的,政府认可了,大力推广,我走在前列了,另一方面担心,担心市场担心风险,担心不能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