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种苗浮头是什么原因和处理方法?虾苗浮头的处理方法

   2019-10-02 网友投稿6490
核心提示:第一,气候不稳定。天气时晴时阴时雨,日间及昼夜温差较大。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抗应激工作。对此,应使用应激宁配超C(1+1用3亩)或降解灵配金多维(1+1用3~4亩)等。第二,水底腐败。稻草腐烂后导致底

第一,气候不稳定。天气时晴时阴时雨,日间及昼夜温差较大。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抗应激工作。对此,应使用应激宁配超C(1+1用3亩)或降解灵配金多维(1+1用3~4亩)等。

第二,水底腐败。稻草腐烂后导致底质腐败,水变红变黑,貌似水肥,实则是因稻草腐烂后水质已经变坏的假水色。稻草和青苔腐烂,加大耗氧,导致水体溶解氧降低,水质变坏。对此,建议加进新鲜水,加完水后进行解毒,用解毒超爽(1瓶4亩),解毒3~5小时后,将浸泡一夜的六抗培藻膏+乳酸宝(1+1用6亩)全池泼洒,培藻培菌,修复和改善水质,提高水中溶氧。

当遇到缺氧浮头较严重的现象时,对此,建议立即用纳米氧+离子对钙(1+2用3~4亩),傍晚或午夜加量使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500克用3亩。

大量捕虾时,抛笼和收笼都易导致泛底浊水。因此,在捕完虾后,为防止泛底浊水导致小龙虾缺氧、应激、中毒而致伤发病,建议及时用纳米氧+百安威(1+2用3~4亩)混合泼洒,可酌情连用2天。

第三,作业不当。人在塘里干活时乱踩乱踏,把底层有毒有害的物质翻动起来导致水体污染,致使虾游塘或上岸上草。对此,尽量避免人工到塘里乱踩乱踏,如必须人工下塘操作,尽可能的不要盲目乱踩乱踏,应小心谨慎干活。如果因此而导致水坏虾游塘的情况,建议及时将纳米氧配百安威(1+2用4亩)混合泼洒。

第四,乱投喂。投喂变质发霉饲料,导致小龙虾中毒游塘甚至死亡。对此,投料前应认真的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活性蒜宝、本草大康、酶解多糖等拌料内服,增加免疫,防止病害发生。每天只投喂一餐,小龙虾过度饥饿会导致小龙虾觅食塘底的有机碎屑,而这些碎屑是被细菌和病毒严重污染的,小龙虾摄食后就容易引发肝肠胃病,甚至无药可救。或者因为太饿而“疯狂”剪草,导致草烂水坏底质败,龙虾发病减产。或者因为太饿,突然有料可食而暴食撑坏肝肠胃而致病。对此,建议每天投喂2餐,早晚各1次。而且最好用发酵48小时的乳酸宝按每公斤料添加15克再加干净水250克与料混匀用袋装3小时后再投喂,既可增强诱食性,又可提高营养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减少底质污染。

小龙虾种苗浮头是什么原因和处理方法?

1、饥饿:由于自然饵料缺乏,而投饵量又不足,使得小龙虾因饥饿发生浮头行为。此类浮头有一定的方向性。

2、水质恶化:由于水质和底质恶化,尤其是当天气发生变化或水中有大量浮游动物水体缺氧时,引起龙虾浮头。

3、有害毒性物质进入小龙虾养殖水体造成虾苗中毒,虾苗因中毒而浮头。

4、虾苗由于感染了一些疾病,因不适而浮头。

5、水中溶氧不足,虾苗因缺氧而在水边漫游。

6、因天气、水质出现变化,虾苗处于应急状态,因应急而浮头。

虾苗浮头的处理方法

1、虾苗因饥饿引起的游池现象具有明显的群游性,这一现象往往在虾苗下池半个月内出现。因此在早期龙虾养殖中,必须根据虾塘中饵料情况进行科学投饵,既要保证龙虾的营养需求,又要满足龙虾的适口要求。建议早期养殖中多投喂鱼糜、豆浆和微颗粒饲料等适饵料。若发现饵料不足,即饲料投下一两个小时后,龙虾有较多的空胃或半胃现象,则应加大投喂量,特别是在龙虾种苗放养前期,应注意投喂优质饲料,并掌握适宜的投喂量。

2.养殖水体的水质较瘦时,应及时肥水,改良水质和底质。在虾苗放养前一定要调节好水质,处理好底质,并注意肥水;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应定期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并注意采取其他如换水、增氧等措施来改良水质、底质。

3、水体的溶氧量不足造成的浮头现象在整个小龙虾的养殖阶段都可能出现,因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池水恶化、水色发暗或过浓,以及在傍晚下雷阵雨后极易发生。浮头大多发生在凌晨,有时也会在上半夜开始,甚至发生在白天。要定期使用底质和水质改良剂,每半月使用一次,根据水质情况调整使用量;严格控制投饵量,保证投饵一到两个小时后无残饵且有八成以上龙虾肠胃饱满;如假设了增氧机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机械增氧还可产生水流,防止虾塘出现死水并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4、针对小龙虾苗中毒浮头现象,要仔细分析中毒原因,采取换水,泼洒解毒药物,内服维生素C、护肝宝等措施解决。

5、平时注意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防止水质的突然改变,天气变化时注意施用水质改良、底质改良剂、注意增氧等。

3、在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严防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由病理造成的浮头现象,往往在龙虾的鳃、肝胰脏、肠胃、体表出现各种典型病理特征,病虾因缺氧在水表层缓游、漫游直至最后死亡。这类浮头危害大,范围广。定期使用消毒剂,适时施用微生物制剂保持池塘的微生态平衡与稳定。定期使用Vc、大蒜素、护肝宝等内服药物,提高小龙虾抗病能力;对寄生虫引起的游池现象可用虾蟹纤虫净等全池泼洒,同时内服蜕壳素及Vc,促使小龙虾蜕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