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许多河蟹、小龙虾养殖池塘,青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暴发,用尽各种方法,问题也没处理好,有的池塘青苔反而越来越多,或导致水草不长、甚至死亡。针对此现象,应从根源上解决青苔问题,下文就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描述带大家认识青苔,以做好预防工作。
一、青苔的益处
1、保温作用:相当于“棉被”,抵御寒冷,稳定水质,避免温度骤变导致虾、蟹苗种冻伤死亡,提高苗种成活率。
2、抗应激:环境变化时,青苔具有阻挡、缓冲功能,能缓解因为加水、降雨、降温等带来的应激反应。
二、青苔的弊端
1、影响水草生长
当青苔大量出现后,容易粘附到水草上,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其次青苔与水草竞争营养,影响水草生长。
2、抑制藻类、浮游动物繁殖,造成“水瘦”
青苔暴发,竞争水体空间与营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繁殖,使养殖池塘中优质天然饵料减少,造成“水瘦”,影响小龙虾、河蟹苗种的生长。
3、缠绕蟹苗
蟹苗个体小,活动力弱,被青苔缠住后很难挣脱,导致蟹苗死亡。
4、青苔腐烂后污染水环境
大多青苔不耐高温,温度回升后青苔容易腐烂,破坏水质,沉到池底造成底臭。
三、处理青苔的难点
1、低温期肥水困难,水浅水瘦,光照足,适宜青苔生长。使用普通肥料肥水效果差,用量大易引起水草死亡;用量不足时,肥水效果差、水体透明度高,青苔快速繁殖;
2、低温期,杀青苔药效差;
3、大部分杀青苔药刺激性大,对虾、蟹苗以及水草有伤害,很多池塘反应使用后水草再也不长了,有的直接死亡。
四、青苔防控
杀青苔往往会损伤虾、蟹苗及水草,杜绝因此失彼,提倡预防为主。
1、提高水位
水位浅、透明度高的水体易大量繁殖青苔。养殖早期池塘普遍水浅、水瘦,所以应加深水位,根据池塘构造、水体透明度以及水草长势适当调整,参考水深50-80cm。
2、补肥
1、全价可溶有机肥水产品(如“肥水肽”)培养藻种,促进有益藻类多样性,降低池塘水体的透明度,使回温后的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池塘底部,抑制青苔的繁殖;藻类的生长可以竞争青苔所需的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
2、使用“草根生”等状草长根肥,促进水草长根,提高水草活力和净水能力,在池塘中的竞争力。
3、不建议使用化肥,低温期肥水效果差,刺激性大,且容易暴发青苔。
五、总结
青苔问题防重于治。一旦青苔已经暴发,就很难处理,且容易损伤虾、蟹苗及水草。所以防重于治,进入低温期后,及时加水、肥水、壮草;池塘出现少量青苔后引起重视,及时药物处理或者人工清除,都能有效控制好青苔。
小龙虾池塘青苔疯长的原因有哪些?
1、由于池塘冬季存有积水,开春时没有排干,也未进行彻底清塘、消毒,很多青苔种子大量存在于池底,待到池塘水温、光照适宜时开始大量生长。
2、由于养殖前期肥水不足,导致水质过清,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池底,池底的青苔种子由于水温升高和阳光照射,迅速萌发生长。
3、加注新水时,新水带有青苔,待池塘营养条件、光照适宜时疯狂生长。
4、种植水草时,草上携带有青苔丝,条件适宜就可以大量生长。
从这几个原因不难看出,青苔爆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种子、光照、营养,找到这三个核心的因数,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具体的预防措施,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开春后,先彻底清塘消毒一次,消灭藏在池底的青苔;
2、注入新水时,要选择无青苔的新水,实在没有条件,只能注入带青苔的新水时,最好进行一次杀灭青苔的操作;
3、在养殖前期一定要把水质调节好,避免因为水质过清,让青苔有机可乘;水质好了,种植的水草就能够形成优势群体,进而控制青苔的生长,即使水草携带有青苔,也不足为惧。
如果池塘内,发现有青苔,应该及时的捞出,并找准原因进行处理,否则,一旦长满整个池塘,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养殖小龙虾不易,且行且学习,日常管理也要多留心,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把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