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养进排水如何设计呢?改造完成需要注意什么?

   2019-10-04 网友投稿4290
核心提示:虾稻共养如何做好进排水措施?考虑到种植水稻的需要,养虾的稻田一般规划以30~50亩比较适宜。还需要对虾稻共作区域的进排水管网及虾稻田田埂进行统一规划或改造。其中外埂又叫田间道,一般面宽要达到3m以

 

 

虾稻共养如何做好进排水措施?

考虑到种植水稻的需要,养虾的稻田一般规划以30~50亩比较适宜。还需要对虾稻共作区域的进排水管网及虾稻田田埂进行统一规划或改造。其中外埂又叫田间道,一般面宽要达到3m以上,既能挡水又方便行车;外埂的高度在1.5m左右,全稻田灌水之后,能使稻田浅水区的水位保持在0.7m以上。在稻田靠近环沟的地方做一个高0.5m的小埂,以便于大田蓄水种稻,同时又不会对水稻收割、插秧的机械化作业和田间管理造成影响。机耕道是方便机械进出的,应尽量靠近主、次干道。进排水安装,进水管道规格300mm,预埋应尽量与稻田田面持平,方便种稻。排水管道规格200mm,下埋80cm。

改造完成需要注意什么?

1、虾稻田改造完成之后,不要急于投放小龙虾(虾苗虾种),首先应该是留浅水、栽种水草和围栏建设。稻虾养殖多采用的是粗放粗养方式,养殖密度低。因此,围栏(防逃网)只需要在自己的承包区域四周构建围栏防逃,田块之间并不需要设置防逃网。但在进排水口必须用密网围栏。为防止野杂鱼进入稻田,进排水时,还应采用40目的筛网兜过滤进排水。因为有虾苗,水不能上得太勐,要慢慢上水,一次上水10cm左右。等田面上被收割机粉碎的“稻屑”腐熟之后再第二次上水。第二次上水也尽量不让水位超过内埂。

第一次上水之后,4~5天之内,水会先发红,再慢慢发黑,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因为上水小,黑水漫不过内埂,对环沟的小龙虾没什么影响。那些所谓要求换水的,要么没有做内埂,要么一次性淹水太深,让淹青的水漫过了内埂。

2、新改造的虾稻田不要急于栽种水草,慢慢上水慢慢栽种,过年栽草都来得及,有些地方还必须过年栽草。特别强调的是,新改造的虾稻田年前最好不投放虾苗种,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不大接受。老虾稻田这个时段也不需要投放补苗,把淹青做好就可以了。

虾稻共养有哪些好处呢?

好处1:大幅提高稻田产值

虽然为了养虾在稻田中挖了很多水沟,并占去了20%的稻田总面积,但是稻田的亩产值比原来提高几十倍,一亩水田的综合亩产值相当于过去20亩水田的亩产值。

好处2:既肥田又能降低水稻的病虫害

将龙虾投放到稻田的水沟中,除了定时少量投喂之外,龙虾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促进水稻生长。龙虾在田间爬动松土,使得稻田土质不宜板结,有效防止水稻根茎腐烂,虾粪又能为水稻补充足量的养分。

好处3:降本增效,稻虾绿色环保

在这种生态模式下,稻田减少农药用量超过50%,减少化肥用量超过30%,起到了明显的降本增效的效果。首先帮农民省下了购买农药和肥料的钱,其次虾粪为稻田增肥,稻田为龙虾提供良好生长条件。由于虾对农药十分敏感,稻田不能使用农药治虫,否则会全虾覆没,化肥也会破坏龙虾的生存条件。因此,农民为了龙虾带来的高收入,克制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一来,采用“稻虾共生”的立体生态技术,稻田从不施农药,种出来的生态稻米完全达到天然无公害标准。

好处4:所产特色农产品深受吃货喜爱

稻田养殖沟里龙虾个体非常肥壮,煞是好看,绿色纯天然,深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都市中产阶级喜爱。由于“稻虾共生”生态下生产出的大米未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更是有钱人追捧的对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