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抱卵虾的非洞穴产卵

   2019-10-08 网友投稿佚名3570
核心提示:繁殖季节打洞并于洞中产卵,虽是小龙虾自然的繁殖习性,但水泥池或网箱等无法打洞时,成熟的雌虾也能顺利产卵,后者更利于抱卵虾

繁殖季节打洞并于洞中产卵,虽是小龙虾自然的繁殖习性,但水泥池或网箱等无法打洞时,成熟的雌虾也能顺利产卵,后者更利于抱卵虾的收集。因此,人工繁殖时将成熟的小龙虾亲虾放入水泥池、网箱等便于收集抱卵虾的设施中,辅以优良的水质、溶氧、光照等饲养条件,可以规模化生产小龙虾抱卵虾,这种抱卵虾生产方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生产装置

有三类设施可以用于小龙虾抱卵虾的生产。

①各种处于空闲季节的鱼类、虾类苗种繁殖设施,如产卵池、孵化池或苗种培育池等。这些设施一般有较完善的进、排水管道,加水30厘米左右,投入水花生等附着物后即可以作为小龙虾抱卵虾的生产池;

②架设在池塘中的网箱,投放水花生等附着物后可以作为成熟小龙虾产卵场;

③专门设计建造的小龙虾产卵装置,这种产卵装置配备了微孔增氧和循环水处理设施,池中布置网箱若干,网箱内设置茶树枝、竹枝、水花生等附着物,池上有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覆盖,整个装置具有较强的温度、光照、水质、溶氧、水流、水位控制能力,抱卵虾生产潜力较大,可以实现抱卵虾批量化生产。

2、环境因子调节

这种抱卵虾生产方式,亲虾放养密度高,对各种环境因子的控制要求较高。否则,亲虾暂养的死亡率较高,即使雌雌虾勉强产卵,雌亲虾本身的活力也不强,极易造成因抱卵虾死亡使得受精卵无法顺利孵化,苗种生产工作功亏一篑。

①水质:集中放养待产亲虾的水泥池,因放养密度高,剩饵、粪便及死亡亲虾逐渐积累,水质极易恶化,必须高度重视水质的调节,及时清除剩饵、死虾,加大换水或配备循环水处理装置是解决水质问题的根本方法。用网箱作为抱卵虾生产装置时,也要定期清理剩饵和死虾,防止箱底局部水质恶化。

②光照:自然界中,小龙虾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产卵活动更是在洞穴中进行。因此,人工产卵设施要有遮阳装置,昏暗的环境可以促进小龙虾顺利产卵。

③水位和水流:水泥池水深一般控制在30~50厘米。水太深,水花生等附着物不易在水面和池底之间形成桥梁,亲虾的栖息范围减少;水太浅,水质和水温不稳定,频繁换水,也会干扰小龙虾产卵。小龙虾产卵行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非因水质原因必须换水或加水外,不需要始终流水。为控制水质,可以2~3天换水一次,一次换水20%。换水时,水流要控制,尽量不对亲虾形成大的刺激。

④溶氧:由于亲虾的放养密度高,暂养水体又小,因此保持水体充足的溶氧含量很重要。如果配备了微孔增氧设施,应于夜间正常开动.否则应通过流水或其他方式增氧。缺氧时,虽然小龙虾可以因攀爬到水面上的附着物上侧身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不死,但已无力完成产卵行为。经常缺氧会导致小龙虾体质受到严重影响,抱卵率将严重下降。

⑤温度:小龙虾的最适宜的产卵温度是15~25℃,温度低于15℃后,产卵行为大大减少。因此,人工繁育时要设法使水温保持在15℃以上,保持方法视设施条件的不同有所区别。水泥池上可以建塑料大棚或在池口上加盖塑料薄膜;专门设计建设的工厂化产卵装置最好配备温度调控设备,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产卵率的提高。

3、喂养

繁殖期的小龙虾摄食量较小,对采食的品种有较高的要求。为促进小龙虾亲虾保持体能,必须要做好投喂工作。要求在亲虾投放后,每天傍晚前后按投放亲虾体重的0.5%~1%投喂一次饲料。饲料品种以剁碎的螺、蚌肉和小杂鱼为好。由于水泥池的水体小,自净能力差,应将剁碎的螺蚌肉和小杂鱼清洗干净再投喂,以减少换水量或循环水处理的负担。

4、日常管理

①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水质变坏引起氨氮或亚硝酸盐含量高,小龙虾亲虾活力下降,摄食不旺,体力下降,产卵率和产卵量都受影响。经常监测水质变化,及时将水质调节到较理想状态,是保证小龙虾产卵率的基础。

②其他各种环境因子的调节:要根据小龙虾亲虾产卵对环境的要求,做好光照、水温、水位、水流、溶氧等各种环境因子的调节,确保小龙虾亲虾有良好、安静的产卵环境。

③做好清杂和巡查工作:要及时清除死虾和剩饵,及时清除腐败的水生植物。认真巡查亲虾放养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各种原因损坏的设施、设备。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④严防鼠害的发生:由于水浅、水清,放养密度又高,水泥池和网箱里的小龙虾极易遭到水老鼠、黄鼠狼的捕食,要以各种方法防止鼠害的发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商业解决方案  |  信息咨询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