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季节,小龙虾亲虾摄食量明显减少,小龙虾的繁殖行为由于人为干预,应激反应较大,体能消耗严重,造成工厂化或网箱繁育的亲虾死亡率较高。因此,繁殖之前的亲虾培育至关重要。构建适宜的小龙虾繁育环境,适当投饵是提高亲虾放养成活率,促进亲虾顺利交配、产卵和受精卵孵化的关键。
1、繁育环境的优化
小龙虾特殊的栖息习性决定了小龙虾集中捕捞难度较大,其掘洞繁殖特性,又造成人为频繁干扰,最终导致繁殖阶段的小龙虾亲虾大最死亡。因此,在人工繁育小龙虾苗种时,当发育成熟的小龙虾亲虾被挑选出来后,应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尽快直接放入充分准备好的繁育池塘或工厂化繁育设施。
这就要求繁育环境特别优越,池塘繁育环境的优化前面已有叙述。工厂化繁育环境因配套能力的不同,优化方法差异较大,但都要求有光照、水质、水温、溶氧调节控制能力,尽可能提供满足小龙虾亲虾需要的繁育环境。无论是什么繁育设施,优越的小龙虾繁育环境应具有如下标准:光照强度在300~800勒克斯,溶解氧不低于5毫米/升,温度控制在18~26℃,氨态氮不超过0.3毫米/升,亚硝态氮不超过0.1毫米/升。
2、投喂
小龙虾繁殖期间摄食量虽然小,但还是要适量投饵。适宜的亲虾饵料有新鲜的螺蚌肉、剁碎的小杂鱼、水草(如伊乐藻)、豆饼、麸皮等,其中以不易腐败的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为好。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1%左右,傍晚一次性投喂。
3、水质控制
由于小龙虾繁育池放养密度较高,亲虾死亡在所难免,加上剩饵粪便的不断积聚,繁育池水质极易恶化。因此,小龙虾繁育池的水质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防止水质变化的措施如下:
①通过换水或水循环设备使繁育池水流动起来,流动的水可以使繁育池整体环境更稳定;
②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开动增氧设施;
③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以人为干预的方法维持繁育池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种群。保证良好的繁育生态环境。
4、日常管理
主要做好“三勤三防”工作,勤换水可以防止水质变坏,工厂化繁育池最好配备循环水处理设施,繁育池塘要根据水质情况每隔5~7天换水10%;勤清死虾、剩饵可防止病菌传播,减少环境负担;勤巡池可以防止鼠害、逃逸事件发生,及时发现问题,便于提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