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15~28℃,也就是每年的春秋季,秋季是小龙虾主要的繁殖季节。因此,小龙虾成虾养殖的主要季节在春季,为了充分利用好春季,尽可能在春季完成小龙虾全年的养殖生产任务,因此要求开春后,水温达到15℃以上时就有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种。所以育苗工作必须于前一年提早进行,以更好实现这个目标。这是日前普遍采取或希望采取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但也有一些养殖模式,要求小龙虾苗种供应的时间延后,也就是要求苗种提供时间比目前大量供应苗种的春季还要晚,延迟到5月份甚至是6月份,以减少对与其共生的水生经济植物的影响,达到小龙虾生产和经济植物生产配套进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当然,适宜的条件下小龙虾生长速度较快,有苗种供应的保障,小龙虾成虾养殖完全可以多茬生产,获得更高的年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面是小龙虾延迟育苗技术要点,供需要者参考。
一、干涸延迟育苗技术
本方法就是将小龙虾菌种繁育池的水排干,人为制造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小龙虾亲虾进洞栖息。等到需要小龙虾苗种时,再进水至小龙虾洞穴之上。小龙虾抱卵虾或抱仔虾往池水的刺激下,带卵(或仔虾)出洞生活,受精卵迅速孵化成仔虾,已经孵化成的仔虾则很快离开雌亲虾独立觅食。从而,实现小龙虾的延迟育苗目的。
1、亲虾投放
为实现第二年5月份或6月份以后出苗的目标,放养亲虾的时间应推迟到水温下降至15℃以后,已经成熟的亲虾将会继续产卵,尚未完全成熟的亲虾将于第二年水温回升至15C左右时产卵。自然条件下,这些抱卵虾都在洞穴中栖息,池中无水时受精卵的孵化进程将减缓。亲虾投放数量同正常苗种繁育技术。
2、排水
为了迫使小龙虾亲虾进洞穴居,在亲虾放养后应逐步排干池水,干涸的池塘和寒冷的冬季小龙虾无处栖息只好打洞穴居,有些亲虾还以泥土封住洞口。池水完全排干时的水温不应低于10℃。
3、保温管理
排干池水的池塘,小龙虾的洞穴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如果洞穴不够深,小龙虾会因温度太低被冻死。因此,排干水的池塘在冬季必须重视小龙虾洞穴的保温,主要做法是洞穴集中区覆盖保温的植物秸秆或将洞穴集中区压实。
4、适时进水
穴居在洞中的小龙虾抱卵虾经过漫长的冬季,体力消耗极大,受精卵也已孵化成仔虾,必须适时进水,恢复正常的小龙虾生活环境,6月上旬是洞穴中小龙虾能承受的最长时间。应根据生产安排,尽快进水,激活小龙虾新的生命历程。
二、低温育苗延迟技术
要想延迟育苗,必须得推迟受精卵的孵化进程,小龙虾受精卵的孵化进程受温度摔制,这就要求繁育设施具有温度控制能力,只有在工厂化育苗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因此,在完成抱卵虾生产后,将抱卵虾集中放入低温水池长期暂养,根据生产需要分期分批将抱卵虾从低温池取出,逐步升温到正常孵化温度,有计划地孵化出仔虾,真正实现苗种有计划的生产和供应。运用该技术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方面。
1、抱卵虾生产
靠降低抱卵虾暂养水温来推迟育苗时间的前提是能将抱卵虾集中起来,因此,抱卵虾必须是在上述的非洞穴产卵装置中生产,这样才能实现抱卵虾的集中。当然,生产目的是推迟育苗,亲虾的产卵时间也要尽可能地推后。
2、抱卵虾的低温暂养
靠自然温度繁殖小龙虾菌种时,抱卵虾集中出现时间主要在10月份。此时产出的受精卵通过低温可将其胚胎发育进程延迟到第二年的5月份或6月份,甚至更迟,前后长达7~8个月,这对亲虾本身和低温暂养条件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严格消毒
亲虾交配、产卵,抱卵虾的收集操作,必然引起亲虾或多或少受伤,推迟育苗又必须将抱卵虾长期暂养。因此,为防止亲虾本身伤口溃烂,也为厂孵化暂养环境不被外源致病菌污染,抱卵虾进入暂养池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的药物可以采用低刺激性的聚维酮碘等高效杀菌防霉制剂。
②严控温度
根据低温暂养抱卵蟹延迟育苗时间的经验,小龙虾抱卵虾的低温暂养水温为4℃。这和产卵池的12℃最低水温相差较大,急速降温,将会对胚胎发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抱卵虾放养时,必须做好降温处理,降温梯度为每24小时降低1℃为宜。暂养期间,严格保持水温恒定,绝不可以忽高忽低。
③精心管理
低温暂养延迟胚胎发育的设想源于小龙虾受精卵孵化进程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可以长达数月,这期间小龙虾亲虾不活动,不进食,完全处于休眠状态。人为创造的低温暂养环境,也必须营造适宜小龙虾休眠的环境。因此,整个低温暂养期间,要有专人负责,严控温度的同时,还应该控制光线,尽最减少日常管理对亲虾的惊扰,保持环境安静。
3、受精卵的继续孵化
根据生产需要,分批将抱卵虾从低温暂养池中保温转入孵化车间,逐步提温至设计的孵化温度,这里的关键点是升温速度的控制。由于小龙虾胚胎在长期低温条件下,发育很慢,过快升温会造成胚胎发育的异常。因此,升温过程必须缓慢,一般升温梯度也是一天1℃。温度升到设计孵化温度所的孵化管理和正常受精卵的要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