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虾的培育技术

   2019-10-08 网友投稿佚名4470
核心提示:幼虾刚脱离母休时,体长约10~12毫米,虽然已可以独立觅食,但活动半径较小,对摄食的饵料大小、品种都有特殊的要求,此时的幼虾

幼虾刚脱离母休时,体长约10~12毫米,虽然已可以独立觅食,但活动半径较小,对摄食的饵料大小、品种都有特殊的要求,此时的幼虾最适口的饵料是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小型底栖的水生昆虫、水蚯蚓等环节动物以及着生藻类和有机碎屑等,因为个体太小,还会受到鱼类、虾类的捕食。

因此,直接放入池塘进行成虾养殖,成活率较低。为提高小龙虾茁种的成活率,设立小龙虾幼虾强化培育池,创造优越的幼虾生长环境,精心投喂,短时间内将幼虾标粗到4厘米以上,对提高小龙虾苗种成活率、缩短成虾养殖时间,促进成虾提早上市,具有重要的牛产意义。

一、培育池准备

1、培育池选择

培育池可以是土池也可以是水泥池或密眼网箱等,大小视各地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一般土池要求为3~5亩,水泥池、网箱为20~50平方米;土池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坡比小于1:2,池水深度为50~80厘米;池塘长方形,呈东西向设置,池塘宽度不超过40米。

2、彻底清塘

创建洁净的培育池环境,是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关键环节。土池彻底清塘的方法是将水进至最高水位,用速灭杀丁等将存塘的小龙虾全部杀灭,再将水排干,用生石灰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干法清塘,在修整池埂的同时,将池底曝晒数日;水泥池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备用。

二、环境营造

1、移植水草

水草是小龙虾栖息生长的基本条件,既可供幼虾隐蔽、栖息、蜕皮,又可供摄食,净化水质,可促进幼虾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提高;“虾多少,看水草”,丰富的水草可以营造培育池立体的养殖环境。幼虾培育时间主要集中在晚秋或甲春时节,此时的水温较低,池塘移植的水草最好是适宜在低温生长的伊乐藻、眼子菜,水草移栽应于苗种下塘前完成,移栽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0%~70%。水泥池或网箱培育池也要移植水草,适宜的品种为水花生和伊乐藻;无法移植时,水平或垂直挂置一些网片,或用竹席平行搭设数个平台,也可以降低平面密度,有利于小龙虾的栖息,能提高幼虾成活率。

2、微孔增氧

幼虾放养密度较高,随着剩余饲料的增加,水草的生长,培育池可能会出现缺氧现象,设置微孔增氧设施,可以有效防止因虾苗缺氧引起的损失。

三、施肥

在移栽水草的同时,按每亩施入300~500千克发酵好的有机肥,既可以促进水草生长,又可以培育出幼虾适口的天然饵料,提高仔虾的放养成活率,节省饲料投入。施肥时,可以将有机肥埋于草根部,也可以在池塘四周近水处分散堆放,保证肥力缓慢释放,使透明度不低于40厘米。用土池繁育池直接进行苗种强化培育时,应视水质情况,可以在放苗一周前,补施有机肥200~300千克/亩;水泥池可以用无机肥适当肥水培育浮游生物或引入池塘水使池水透明度达到30~40厘米。

四、仔虾放养

土池繁育池依靠自然温度孵化虾苗,开展幼虾培育时,只需将产后亲虾捕出,对在塘仔虾数量进行估算,就可以就原塘进行幼虾的强化培育。仔虾数量特别多,每亩超过10万尾时,还需将多出的仔虾分出,然后再进行正常的培育工作。而工厂化育苗一般都进行了加温,应将孵化出的仔虾连培育池水降温至自然水温,然后通过收集、包装、运输至已准备好的苗种培育池或成虾养殖塘,放养量应根据放养计划确定,放养时要像放养其他虾苗一样,做好水温、水质适应处理工作。

1、数量

幼虾培育池的放养数量视培育条件而定,条件好的土池放养量为8万~10万尾/亩,水泥池生态环境条件不如土池,应适当降低放养密度(不超过800尾/米2)。

2、时间

仔虾孵化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11月份,此时气温和水温逐步走低,早期可以选择清晨太阳出来之前放养,后期可以选择在中午水温相对较高时放养。

3、繁育池留种

小龙虾的仔虾不像罗氏沼虾虾苗那样浮游在水体中,而是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培育池池底和各种附着物上,捕捞集中的难度较大,因此,常采取繁育池原池幼虾培育,池中仔虾数量由抱卵虾数量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决定,应对在塘仔虾数量进行估算,做到有计划培育。估测的方法是在培育池不同部位选点,抽样检查单位平方米内培育池的仔虾数量,再根据培育池有效水体推算在塘仔虾数。单位平方米的仔虾数量,可以通过定置网具的设置获得。

4、成虾池自繁自育

利用成虾池预留成虾繁殖幼虾,解决下一年小龙虾苗种时,也必须对在塘仔虾数量进行较为准确的估测,估测方法同上,数量超过计划放养数量时,应想方设法捕捞出多余的虾苗,数量不足时,应从其他渠道补足数量,防止不了解在塘幼虾数量,使后续苗种培育和成虾养殖工作处于被动。建议用这种方法解决苗种问题的仔虾数量控制在1万~2万尾/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