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特别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市场的普遍欢迎。主要以辛辣风味为主的小龙虾食品深受省内外大中城市众多中高档餐厅的欢迎,已成为中国人喜爱的时令菜肴。 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小龙虾产品的需求强劲,自2005年以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内小龙虾养殖和人工养殖公司和农户的数量翻了一番,但小龙虾的资源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小规模人工繁殖小龙虾的几种方法和技术。
一、小龙虾人工繁殖的模式
1、人工增殖
小龙虾人工增殖是小龙虾人工繁殖方法中比较低级,比较原始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每年的7-9月在没有养殖过小龙虾的池塘中投放35-60g/尾的小龙虾亲虾18-20kg/亩,雌雄比例3:1,让小龙虾在池塘中自然繁殖。
优点: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繁殖与养殖一体化。
缺点:人工控制率低下,不确定因素较多,因而繁殖的效果不稳定,有可能影响池塘的养殖效果。
在缺乏繁殖技术和苗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当时的技术、设备与模式的落后,在武汉市的东西湖养殖场和东野芷湖就是采用的这个方法。其后湖南、甘肃、宁夏、河北、辽宁、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用这个方法从湖北等地引进小龙虾。
其主要的方法是:每年的7-9月对池塘进行清整、除野、消毒、施肥、种植水生植物,水深保持1m以上。池塘准备好后投放亲虾,小龙虾在池塘中掘穴,进入地下繁殖。整个秋冬季均不投喂,但要投放水草,并适度施肥,保持透明度在30-50cm。当见有大量幼虾,可用地笼捕捞走已繁殖过的大虾。到第二年3月初,当气温回升到12℃,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就会有幼虾离开洞穴,出来摄食、活动。此时进入池塘养殖阶段,应加强管理,并开始投喂、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则应加强投喂。此种繁殖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池塘和面积较大的低湖田,也适用于草型湖泊。
2、全人工繁殖
小龙虾的全人工繁殖是将小龙虾亲虾按雌雄2:1比例投放在人工控制的容器内,如水泥池、水族箱等等。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促使小龙虾同步、规模产卵、繁殖。人工诱导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眼柄切除,外源激素注射和控制光照、温度的措施等等。
优点:单位面积的繁殖量大,时间相对集中,有利于批量繁殖和发展规模化的池塘养殖。
缺点: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有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湖北等省、市都在积极从事这项工作。
21世纪初,就发展到了在实验室水族箱里,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诱导小龙虾繁殖,雌虾产卵率达到50%。2005年9-10月,在湖北潜江市龙湾水产繁育场,室外10个水泥池内采用“控制光照、控制水温、控制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的方法诱导小龙虾产卵,在36d的时间里,获得雌虾产卵率69%-93%的结果。
小龙虾全人工繁殖的方法是:每年的7-8月从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挑选规格在35g以上的小龙虾亲虾放入水泥池内,每个水泥池投放的亲虾规格基本一致。投放密度为20-30尾/m2,条件较好的水泥池,可投放小龙虾亲虾40-50尾/m2。雌雄比例2:1,水泥池水深0.3-0.5m。每天投喂一次,尽量多投喂一些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活的水丝蚓、蚯蚓、螺蚌肉、鱼肉及屠宰场的下脚料等,并投放少量的水葫芦、眼子菜、轮叶黑藻、水花生等。保持水泥池的水质良好,定时加注新水,晚上开增氧机增氧,有条件的最好采取微流水的方式,一边从上部加进新鲜水,一边从底部排除老水。全天24h遮光,控制光照、水温、水质、水位,诱导小龙虾亲虾交配、产卵。小龙虾雌虾产卵24h后,将抱卵雌虾带水小心移入孵化池,集中孵化。待幼体孵化出膜后,向池中投放人工培育的单胞藻和轮虫,或向孵化池中加注培育有丰富浮游生物的池水。待幼虾离开母体后,用抄网捉走母虾并分期分批捕捞幼虾。一个有1000m2的水泥池繁殖场每个繁殖季节可繁殖幼虾500万-1000万尾。
3、半人工繁殖
小龙虾的半人工繁殖是根据小龙虾繁殖生物学的特性,综合小龙虾全人工繁殖和人工增殖2种措施而采取的一种小龙虾人工繁殖方法。它是在天然土池中采取人工措施诱导小龙虾同步产卵。
优点:单位面积繁殖量大,所需设施不多,成本较低,时间相对较集中,有利于小龙虾的批量繁殖和规模化养殖。2005年在湖北沙洋县毛李镇,采用600m2的面积投放小龙虾亲虾200kg,繁殖幼虾近60万尾。
小龙虾的半人工繁殖的方法是:挑选长40-50m,宽6-7m的长型土池,或在平地上人工开挖长50m,宽6m的土池,土池坡度1:1.5,人工修整成梯形。在土池上立钢筋棚架或竹棚架,用遮阳黑纱覆盖,水深1m左右,清整、消毒、除野。7月初每池投放经挑选的小龙虾亲虾180-200kg,即投放小龙虾亲虾360-400kg/亩,雌雄比例2:1或5:2。投放亲虾后,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时加注新水,用增氧机向池中间隙增氧,有条件的可采取微流水方式。同时加强投喂,每天投喂一次,多投喂一些动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饵料,如螺蚌肉、鱼肉及屠宰场的下脚料等,现在还可以投喂专门的人工配合饲料(颗粒饲料)并投放较多的水葫芦等水草。通过控制光照、温度、水位、水质迫使亲虾交配、产卵。8月中下旬开始用虾笼捕捞雄性亲虾,9月当有幼虾出现,一边用虾笼捕捉繁殖完毕的雌虾,一边对幼虾加强投喂,同时分期分批捕捞幼虾出池。如水温低于20℃,可去掉棚架上的黑纱,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每个繁殖季节可繁殖2批次,每次一个大棚可出幼虾30万-40万尾,土池可出幼虾60万-80万尾/亩。
二、小龙虾人工养殖的技术方法
1、池塘准备
面积10亩为宜,7—9月时塘进行改造,在每口塘的中间设置了5道小埂,埂间距为20米,小埂宽1.5米长25米埂坡在1:(2.5—3)。每条埂的一端留8—10米出口,以便水的进出。相邻的两条埂进出水口成对角,池塘改造结束后,用生石灰每亩200斤彻底清塘,如果池塘是现成的可以不用改了,因为改造要花费许多钱。我们可以造虾洞就可以了。
2、环境营造
消毒后7天,注水30厘米左右,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进行过滤。用过硫酸氢钾改低解毒。第二天用《氨基酸》加《藻种》和《鱼美剂》培水。此外也是载草的时候,将伊乐藻10段为一束,按行距0.6米,株距0.5米进行人工插载。第二年4月份要设置微孔增氧机设施。
3、水体选择
淡水龙虾生命力强,既可利用池塘、稻田、房前屋后的坑塘养殖,也可利用一些不宜用来耕种和水产养殖的荒水、荒滩和宜渔荒地来养殖。
4、水体处理
水塘每667平方米用10~15公斤生石灰杀菌消毒,养殖过程要注意控制有关水质标准,主要是透明度须保持在20~25厘米。
5、移植水草
淡水龙虾喜阴,最好在塘边栽种水花生和黑麦草等饲草,并在水面上种养适量的水葫芦、空心菜,在水底种植金鱼藻类等,这样既有利于龙虾摄食、蜕皮等活动,又能减少其互相残食。
6、虾苗投放
解决虾种的途径,一是直接投放抱卵虾,二是投放幼虾。虾种来源是到河流、沟渠、池塘、稻田等水域直接捕捞,或从市场购买。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放抱卵虾40~60公斤,或幼虾80~120公斤,按此标准,每667平方米成虾产量可达400~600公斤。抱卵亲虾,4月份投放。
7、饵料投喂
淡水小龙虾为杂食性,喜食植物性饲料,为降低养殖成本,饵料投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新鲜水草、水花生、空心菜、麸皮、米糠,或半糊状的大麦、小麦、蚕豆、水稻等作物的秸秆。有条件的投放一些动物性饲料,如打碎的螺蛳、小杂鱼和动物内脏等,会使其生长更快。如果饵料充足,幼虾投放30~40天后,就可达到上市规格。
8、水质管理
淡水小龙虾抗病力强,基本上无什么病害,只是对水质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因此,可以每667平方米投放50~100尾花、白鲢来调控水质。养殖期间一般隔15~2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水泼洒,以利淡水龙虾蜕壳。
三、小龙虾的繁殖过程及注意事项
1、雌雄鉴别
小龙虾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容易区别。其鉴别方法如下:
①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
②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部。
③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
2、亲虾选择
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5~8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亲虾离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比例依繁殖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全人工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以2 :1或5:2为好,半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通常为3:1或7:2。亲虾选择标准如下:
①颜色暗红或深红、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②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都要在40克以上。
③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3、繁殖方式
小龙虾的人工繁殖方式主要有人工增殖和半人工繁殖两种模式。
①人工增殖:每年的7~9月份,在没有养殖过小龙虾的水体中进行,在不增加任何人工措施的条件下让其自然繁殖。此种繁殖方法适用于小型湖泊、沼泽地和面积较大的低湖田,也可用于面积较大的池塘或精养鱼池。
②半人工繁殖:每年的5~11月在人工开挖的土池中进行,每个繁殖季节可繁殖2~3轮。一个350平方米的繁殖池一轮可出幼虾30~50万尾,一个繁殖季节可产幼虾60~120万尾。
四、小龙虾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
1、育苗设施。工厂化育苗设施主要有室内孵化池、台苗池、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应急供电设备等。有条什的育茼场也可建设室内亲虾暂养池及交配抱卵池等。繁殖池、育苗池的面积一般为12~20米2,池水1米左右,建有进排水系统及供气设施,进排水管道以塑料制品为好。繁殖池及育苗池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及周边地区虾茁市场需求量而定。
2、抱卵虾放养及幼体孵化工厂化育苗的亲虾可为池塘、湖泊或水库中采捕的抱卵虾,也可选用在秋季收集的亲虾经土池强化培育后自然交配产卵的抱卵亲虾。选择抱卵虾以受精卵颜色基本一致为宜,分批孵化,保证所孵出的幼体发育基本同步,从而确保出池虾苗的规格基本一致。
可直接把抱卵虾放入孵化池中,也可放入孵化池里的网箱中,网箱的网目大小应能让虾茁直接进入孵化池巾,放养量为每平方米100只左右。抱卵虾孵出蚤状幼体,蚤体幼体吊挂于亲虾的腹部附肢上,蜕壳后成І期幼体,幼体全长在1厘米以内时通常由亲虾保护1周,因此要及时捕出孵出后的亲虾,幼虾分散于池的底层,营底栖生活,进行虾苗培育。也可让抱卵虾在繁殖池中集中孵化,然后将幼体用网捕捞再分散到育苗池中进行培育。将幼体按每立方米水体2万~3万只移到育苗池中培养。收集幼虾时可用灯光、流水诱捕或排水网箱收集,在收集移苗过程中动作要轻、快,以防幼体受伤影响发育及成活率。
3、虾苗培育孵化后的幼虾很快开始进食.此时即可投喂饵料。饵料主要为天然浮游动物和人工饵料。天然浮游动物主耍为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的无节幼体,投喂可分上、下午各1次;人工饵料主要为豆浆、蚌肉浆及颗粒饲料等,每天投喂2~4次,投喂量应根据幼虾活动、摄食及发育情况等来确定。住亲虾护幼期间要适当投喂成虾料,要多换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整个苗种繁育过程要求24小时连续充气增氧。
4、起捕分养幼虾离开母体后,在水温20~25℃的水中经10天以上培育、幼虾长到2厘米以上时即可起捕,再进行幼虾培育或直接进行成虾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