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投放一次种虾,以后就不用再放苗等着收虾了?养小龙虾你不得不知道的6大误区

   2019-10-09 网友投稿73270
核心提示:小龙虾可以说是近几年风头最劲的单品爆款之一,消费者对其追捧近乎疯狂。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小龙虾产业产值超过了2500亿元,相比2017年多了足足1000亿元。终端消费市场的火爆,让餐饮行业的店铺、档口如

小龙虾可以说是近几年风头最劲的单品爆款之一,消费者对其追捧近乎疯狂。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小龙虾产业产值超过了2500亿元,相比2017年多了足足1000亿元。终端消费市场的火爆,让餐饮行业的店铺、档口如雨后春笋般盛开,也让无数人加入到养殖行列,其中不乏由其他行业转过来的“新手”。如果你没有养过小龙虾,必须提醒你避开以下几点误区,毕竟,下面6大误区,即使是养殖多年的老手,也容易深陷其中。

误区一:小龙虾抗病力强,很好养

小龙虾生长适应范围很广,从南到北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自然条件下,在一些比较脏的河沟内也有大量的小龙虾,而且小龙虾离水时间很长都能存活。过去,在湖泊中很容易捞出大量的小龙虾等等。这些现象让很多人以为小龙虾非常低贱、不会发病、很容易养殖,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的图片 第1张

小龙虾远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养:

1、作为一种甲壳动物,就注定了其免疫力低下。甲壳动物属于无嵴椎动物,进化层级较低,没有特异性免疫系统,只有简单的非特异免疫系统,抗病力很差,当疾病发生时,病原体很容易在群体中传播感染,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死亡的情况;

2、小龙虾本身携带大量病原。目前小龙虾种质问题突出,虾苗繁育主要靠池塘种虾自身繁育,种质混杂,没有选育。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小龙虾从苗种期就带有多种病原,如白斑病毒等。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如果管理不到位,或者环境条件恶化,很容易出现病原体大量增殖造成小龙虾死亡;

的图片 第2张

3、小龙虾对环境的要求并不低,小龙虾对恶劣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却是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丰富的条件,长期生活在低溶氧、水质恶化的池塘中,高密度养殖的小龙虾的发病率很高。

4、小龙虾的敌害生物也很多,如黑鱼、鲶鱼、鳜鱼、蛇、鼠等都对小龙虾有很大危害,前期处理、养殖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防范。

5、养殖模式变化也使小龙虾发病率升高,过去,小龙虾刚开始养殖时,一般是池塘,或稻田中套养少量的小龙虾,放养量很少,发病率很低。但现在小龙虾变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经济养殖品种,为了追求效益,养殖密度明显增加,各种问题随即而来。高密度养殖小龙虾,如果不能配套科学的管理技术,要想养殖成功难度很高。

总体来说,小龙虾抗病力很差,能够感染小龙虾并导致其发病的病原很多,包括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想要养殖成功,养殖过程中,必须从多个方面综合防控,注重细节,才能降低其发病率。

的图片 第3张

误区三:小龙虾不挑食,随便吃什么都能长,甚至不投喂也能长

有些养殖户认为龙虾食性杂,随便投喂即可;小龙虾适口的饵料确实有很多,如饲料原料、农副产品、鲜肉腐料等都可作为龙虾的饲料,但选择不同的饵料投喂,其养殖效果可能会相差很远,对于池塘、湖泊、稻田少量套养小龙虾的粗养模式,可以不需要特别针对小龙虾进行投喂。但对于有一定密度的小龙虾精养、半精养模式,必须要投喂适口饵料,否则小龙虾因为饥饿,轻则生长缓慢,重则自相残食、产量锐减。

饲料选择方面不宜将动物内脏、死亡禽畜等投喂给小龙虾吃,以免败坏水质,引起水体发黑、发臭,产生有毒气体和缺氧,致使养殖失败。可以选择投喂新鲜小杂鱼、田螺为主,辅以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28%的配合饲料,满足小龙虾生长所需营养,保障养殖产量。在4-6月份疾病易发期,最好在饲料中定期拌喂,可促进龙虾进食,增强体质,降低发病率。

的图片 第4张

误区四:小龙虾池塘多混养些鱼能提高养殖效益

小龙虾属于中高档养殖品种,正常养殖效益有保障,不过产量不高,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有人就盲目在池塘中套养各种鱼类,以为这样能提高养殖效益,结果是差强人意的,不少养殖户以吃亏收场;小龙虾池塘混养鱼类需要非常小心,因为鱼对于小龙虾有三方面的威胁:

其一是很多鱼会争抢小龙虾的食物,小龙虾是底栖爬行甲壳小动物,动作缓慢且胆怯,在与鱼类争食方面完全处于下风,鱼过多势必抢夺小龙虾的食物、影响小龙虾吃食,也因为这样,小龙虾塘的清除杂鱼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是有部分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会直接影响小龙虾的存活,例如黑鱼、鳖、鳡鱼等就会直接摄食小龙虾,最终造成产量下降;

的图片 第5张

其三是有些鱼会破坏水草、影响水质,比如杂鱼多了,水容易泥浑,水草光合作用被阻挡,影响水草生长和水体溶氧,从而对小龙虾养殖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在特殊时期,例如龙虾产卵期,很多鱼都是小龙虾的天敌,甚至鲢鳙鱼(花白鲢)都有影响。因此,小龙虾养殖池塘前期一定要注意清除杂鱼,小龙虾精养池塘最好不要放鱼,如果要放,可以在小龙虾产卵期过后放少量的鲢鳙鱼调节水质,池塘野杂鱼过多的情况时,可以考虑放少量鳜鱼控制野杂鱼数量。

的图片 第6张

误区五:养龙虾产量过千斤,亩效益过万,只要放苗密度大一点就行了

养殖小龙虾过分追求产量、效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普通小龙虾精养池塘,全年小龙虾亩产量达到400-600斤已经是高水平,一般在200-300斤亩产是正常水平。如果在池塘中设置大量的人造隐蔽物,且水草种植良好,水质、投喂等管理措施做到位,全年小龙虾亩产量有可能达到700-800斤,这已经是目前的养殖极限,如果没有大的技术革新是很难再往上突破的,在管理措施没有匹配的情况下,过分加大投苗密度并不能带来产量的提升,甚至还有负面作用。

小龙虾的领地意识很强,密度过大有可能会相互攻击,另外密度增加,对于水草、水质的影响也会显着增加,有部分养殖户放苗量达到130斤/亩,高的甚至达到200斤/亩,但根据最终收获情况,放苗量的增大却导致回捕率的显着降低、收获数量没有明显增多,而收获规格却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大量投放虾苗还增加了苗种成本,其最终效益普遍低于200斤/亩左右的池塘,这些例子就验证了投苗密度不能盲目加大!

小龙虾养殖池塘要提高产量,不能单纯提高投苗量,至少还需要考虑四方面匹配:

其一增加设置隐蔽物、管理好水草,减少小龙虾相互攻击;

其二增加溶氧,溶氧是影响小龙虾生长、健康的重要因素,4-6月份小龙虾病害易发期,要定期使用底康1号+底康3号+养水宝,改底调水增氧,防止水体溶氧不足,增强小龙虾抵抗力;

其三饲料投喂要充足,避免小龙虾饥饿残食、夹草行为;

其四轮捕轮放,捕大留小,尤其5、6月份多卖虾,有利于提高产量。

误区六:小龙虾只要投放一次种虾,以后就不要再放苗了,年年等着收虾就行了

由于小龙虾在自然水体中就能自行繁殖,很多人认为小龙虾只需要投放种虾一次,以后不需要再放苗了,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虾苗出来。第一年秋季放种虾30-50斤/亩,当年或次年春天就会有大量虾苗出来,正常到第二年春季可以不用再放虾苗,就会有很好的收成,但由于近亲繁殖、种质退化,这样连续几年下来收成会逐年下降。

为了保证产量和效益,第二年可以补充种虾10-30斤/亩,这样来年产量又有保障了,或者根据第二年池塘虾苗的数量,补投一些规格接近的虾苗,这样也能维持龙虾产量在较高水平;随着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今后小龙虾苗种繁育方面一定会有大的突破,如果就近能买到好的虾苗,那么可以不用放种虾,每年投放两次虾苗,轮捕轮放,这样小龙虾的养殖产量、效益可以做到最大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