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瞎养之水色篇---干货十足建议收藏

   2019-10-17 网友投稿4140
核心提示: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有时候在臭水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中会导致龙虾体质下降,脱壳不遂,死亡率上升等,同时不良的水质会造成寄生虫,细菌的滋生,影响龙虾的生长,所以水

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有时候在臭水沟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中会导致龙虾体质下降,脱壳不遂,死亡率上升等,同时不良的水质会造成寄生虫,细菌的滋生,影响龙虾的生长,所以水质管控非常重要,了解一些塘口水质指标,认识几种常见养殖水色,是每个养殖户特别是新手养殖户迫切需要知道的。


一、水质指标Ph值小龙虾对水环境的酸碱度适应力较强,ph在9.5以上和6以下都见到过活的小龙虾,但最适应它生长的水环境,ph值一般在7.5-8.2之间,也就是中性稍微偏碱性的水环境是最适合它生长繁殖的,如果水质偏酸性,可用生石灰或碱性解毒药来调节
溶氧水体溶氧度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昼夜交替动态变化的,一般最适宜它的水体溶氧在5mg/L左右,若低于这个值则说明水体处在缺氧的状态,需要及时增氧,否则小龙虾会爬上岸或上草。
氨氮、亚硝酸盐一些塘口死虾,往往是水质没有调控好,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平时又不注意观察,最后所有因素累积在一起爆发,导致龙虾死亡的,严重甚至会翻塘!经过实践测水观察,虾塘氨氮小于0.2mg/L,亚硝酸盐小于0.1mg/L为正常,如果超标,就得及时解毒,将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水温小龙虾在-15-40℃都能生存,最适宜水温在20-30℃之间,这个范围内其生长繁殖最快。若水温过低,则吃食少或不吃食,停止生长;水温过高,则易造成缺氧,多发病害,甚至死亡。
二、衡量水色标准我们常说养虾的水质要看着肥活嫩爽,那么到底什么是肥活嫩爽呢?肥:是指水体里浮游生物多,都能被龙虾吃掉吸收,且水体有一定能见度为佳活:池塘中物质循环良好,始终能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气。嫩:水色鲜嫩透亮,藻类水草长势茂盛爽:水中有机质较少,水面无油膜,浑浊度小,水质清爽。
三、常见水质问题1. 白混水

现象:水体白浊,水色呈米白色,白天在草头打起水后,在阳光下可见大量小白虫。引起原因:枝角类、桡足类过多(浮游微生物)

危害:
(1)耗氧(2)遮光,使水草挂脏,不利于水草生长处理方法:杀虫,换水,注意使用消杀类药物时,及时解毒,且塘口缺氧和阴雨天严禁使用
2. 黄浑水


现象:水体浑浊,呈泥黄色,严重时成为泥浆水。引起原因:(1)投喂不足(2)野杂鱼过多(3)水体清瘦,稳定性差,因天气,温差等引起水体对流。危害:(1)自相残杀(2)耗氧(3)影响小龙虾生长,易滋生青苔(4)遮光,不利于水草生长处理方法(1)增加投饵(2)杀野杂鱼(3)定期肥水,培育有益藻。


3. 老绿水


现象:水体呈黄绿色,有机质过多,浮游动植物多引起原因:水体过肥(富营养化)危害:(1)大量耗氧(2)严重遮光(3)Ph增高,造成小龙虾食欲减退处理方法:换水,使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有机质,定期解毒改底
4. 蓝藻水


现象:水色浓浑,透明度底,表面有大量蓝绿色油膜,伴有臭鸡蛋味引起原因:(1)水体过肥,氮磷比失衡(2)Ph高。当温度在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快于其他藻类,这也是七八月极易爆发蓝藻的原因。危害:(1)蓝藻会在水中释放蓝藻毒素,损害小龙虾肝脏(2)大量油膜遮光,影响水草生长(3)大量耗氧防控措施(1)养一定的鲶鱼等中层鱼类,通过生物手段抑制蓝藻的繁殖(2)调节ph,抑制蓝藻(3)定期增氧换水(4)灵活投喂,减少氮的残留(5)定期改底,使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有机质处理方法,在使用杀蓝藻药物时,先增氧,增强小龙虾体质,选择在晴天上午处理蓝藻,等蓝藻死亡后,及时解毒改底,分解死亡的蓝藻尸体,再培育有益藻类,防止复发注意:蓝藻死亡后也会消耗大量氧气,释放藻毒素,所以一定要注意溶氧问题,同时避开阴雨天,在不缺养的情况下处理蓝藻。
5. 红黑水


现象:池塘水体泛红黑色,有大量有机质引起原因:甲藻过多,稻梗长时间浸泡腐烂引起水色变红变黑危害:易引起水质恶化,当气温闷热时,会使水体严重缺氧处理方法:少量多次换水,利用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培育有益藻类
6. 矿泉水


现象:池塘清澈见底,镜检藻类、有机质少引起原因:水体清瘦,营养物质缺失,浮游动植物少危害:营养不足,影响小龙虾生长,容易滋生青苔处理方法:定期肥水,少量多次,培菌培藻
7. 茶褐色水


水色特点:水质肥活嫩爽,天然饵料丰富,小龙虾生长速度快,使龙虾养殖的最优水色,藻相以硅藻为主,但维持时间短,水色易变化,需要定期追肥 养殖小龙虾是一个系统、全面、细致的活,要想养好,养精很不容易,每天起早摸黑也非常辛苦,但干一行爱一行,要想高产,要想不被淘汰,只有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同时还需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擦力,分析市场行情,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养殖策略,做到不跟风,不盲从,才有可能大浪淘沙,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站稳脚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养殖技术
  • 站长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养殖技术
点击排行
 |  加入我们  |  公司发展史  |  未来愿景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技术与支持  |  网络营销  |  发布商机  |  发布新品  |  发布采购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渝ICP备2022001431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202001464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