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龙虾养殖已经结束,同时也意味着新一年的小龙虾育种正式进入养殖的关键阶段。很多养殖小龙虾的养殖户一般都会自己留种虾进行繁殖,那小龙虾育种育苗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1、选择好的种虾。
建议大家选用全程水质、水草好,未发过病,性腺成熟,四肢健全,饵料投喂充足,重量在30克以上的大规格虾做留种。
2、尽早投放种虾
小龙虾交配的高峰期在6-8月份,产卵的高峰期在7-10月份,种虾投放一般最迟在9月底之前完成,这样小龙虾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体力来打洞产卵,越冬,如果投放时间过晚,不仅影响小龙虾产卵还会因为后期打洞而过度消耗能量,在越冬时候容易出现冻死冻伤的问题。
3、加强饲料投喂
入秋后小龙虾的饵料要进行调整,要提供蛋白含量更高的饵料投喂,像新豆饼、鲜的水草、麦麸等,还可以加入一部分动物饲料,比如畜禽等屠宰的下脚料,这样可以让小龙虾积蓄能量,为产卵,越冬做准备。
4、做好越冬避寒工作
龙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当水温低于9℃时,3厘米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6℃一18℃,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避免严寒冻伤问题,应当提前将池塘水位加满,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一些肥水产品下去。也可以采取塑料薄膜覆盖水池保温法、电热器加温法、温泉水越冬法、工厂余热水越冬法和玻璃室越冬法等,都能达到亲虾安全越冬的效果。
5、重点是保护种虾和虾苗肝胰腺。
种虾肝胰腺健康可以促进种虾对饲料的吸收和转化,也促进肝胰腺生成更多的卵黄蛋白原(脂类占了很大的比例)。卵黄蛋白原在卵巢中转化为卵黄蛋白,最终存储在卵粒中。更多的卵黄蛋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这样苗种的体质也会更健康。
虾苗破卵而出,直至第2次脱壳,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源于卵黄蛋白,种虾肝胰腺合成越充足,苗种体质越健康,脱壳越快越顺利。脱壳快代表着生长也快。
虾苗脱离母体后,开始进入独立摄食的阶段,但是该阶段苗种肝胰腺发育非常不完善,即使补充人工饵料,也要考虑虾苗的吸收情况。
此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一方面胆汁酸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肝胰腺负担,另一方面,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胰腺的发育,强化苗种体质,提高苗种存活率,缩短脱壳间期,促进苗种发育和生长,为明年早出苗,出大苗做准备工作。
养殖朋友们,要想小龙虾繁殖的多,就要科学育种育苗,这样明年的收获才会更丰盛。